叶小娟
西北大学附属小学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修改习作方面提出了要求:三、四年级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这一标准是面向所有三四年级学生的基本要求,习作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还可以按照五六年级的标准来进行,即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三分文章七分改,因此,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 四年级 习作 修改 评价
长期以来,很多情况都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上。这样就使学生认为批改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教师精批细改了,学生并不完全理解教师的用意,即使学生能看懂教师的批改说明,未必就能转化为学生作文的能力。何况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瞥一眼分数,就束之高阁,再也不过问了。这次作文出现的毛病,下次作文又重犯了,教师还得这样改,作文批改实属劳而无功。怎样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我认为,还得发动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和老师一起搬动作文修改这座大山。
一、 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好文不厌改。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修改在创作中的重要性,我常常告诉孩子们这句话。并且举例告诉他们传世名作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才得以流芳千古的。国外的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国内的有曹雪芹的《红楼梦》……王安石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贾岛 “推敲”的由来……这些都是著名作家、诗人不断修改自己文章和诗句的真实故事。学生喜欢听故事,也有一部分好学的孩子能从故事中听出老师的要求和建议,因此,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多少能激发一些学生的修改兴趣。
二、 授之以渔
1.教授修改方法
语文上的修改有规范的修改方法和符号,虽然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是要让学生完成习作的修改,这些修改符号必须要教给学生。比如句子中出现错别字或者错误内容时,要用相应的修改符号去修改。当习作中的句子内容缺失或者不够饱满时,就要用添加符号帮他添补内容。当句子重复啰嗦时要用删除符号删掉重复的部分。如果出现条理不清或者语序颠倒的情况,要用不同的调整符号去调整。若是有写得比较好的句子,则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总之,修改符号的使用在修改作文时是很有必要的。
2.总结修改流程。
学生有了修改兴趣之后,我采取了同桌互改的方式让他们先修改草稿,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因为学生大部分都只是在关注生字词,对于句子是否通顺、文章是否符合题意甚少关注。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跑题了但是也没有被发现,互改的效率十分低下。为了降低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错误,我在他们开始写作文时就提出了要求: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在这次习作的前面,然后在构思自己的习作时根据要求来写。这样一来,习作跑题的情况变少了,同桌互改的过程中也有人能根据要求来点评同学的自作了,但这仅仅只是一部分自觉的同学能够做到,其他同学依然停留在修改错别字的阶段。
后来,中语组的老师经过一番研讨与实践,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习作修改课的流程:分析习作要求——提炼习作要点——分享优秀习作并根据习作要点点评——展示有代表性问题的自作并根据习作要点修改(除本次习作要点外还有一些通用的要求)——总结本次习作的修改方法和要素——小组按照方法和要素互相修改习作——修改后的习作展示。这样的方式虽然不能提高所有孩子的习作修改水平,但是也有效的降低了学生在互相修改习作中的盲目性。以本学期的习作观察日记为例,在完整的学习了修改流程之后,学生就能很快的点评出同桌的习作有无本次习作的重点——新发现。
三、因人而异的修改
习作的修改权利要还给学生,但是也不能全盘交给学生。毕竟学生的水平有限,而教师的评价与修改起得是引领作用。在修改与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教师既要关注班级整体习作水平的提高,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与评价。对于有着优秀习作基础的同学来说,要非常细致的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个更高的要求指的是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而不是望尘莫及的远方。对于中等习作水平的同学来说,能达到习作要求中的一些点即可,偶尔可以以优秀学生为榜样,让这些同学更上一层楼。而对于习作潜能生来说,习作通顺、不脱题即可。以习作字数为例,在我们班,我一般要求习作优秀的同学达到500——600字,中等习作水平的同学达到400——500字,而习作潜能生仅需达到基础的350字即可。如果有时候达不到350字,若文章通顺,也会给予这名同学大大的表扬,然后再告诉他哪里可以添加多少字就可以达到我们的标准。毕竟,在现阶段,保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才是最主要的。
四.丰富个性的评价语
大部分学生拿到本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自己的成绩和老师的评价语,如果每次都是千篇一律的“语句通顺、字迹工整、符合本次习作要求”……久而久之,不仅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会大大降低,老师在批改过程中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为此,我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习作内容在评语中开一些幽默风趣又无伤大雅的玩笑。比如班里两个女生在写日记时连续几天相互吹捧,我就在日记后评价“为什么不写我?吃醋了,哼!”一个男生在日记中给我出对联,我对出来之后又评价“我是不是很聪明?快夸我快夸我!”然后他会在后面和我互动“你的确很聪明”,还笨拙的画上一个大拇指。有的同学写字太乱,我会评价“你的书写让我看到了上帝。”下一次的书写保准会比上一次工整很多。有的同学写自己的糗事,我会评价“笑死我了,快扶哀家起来。”有的女生温柔善良,我会评价“每次看到你的文章我都仿佛看到了小天使。”……甚至有时候没给一些同学写评语,他们还会在日记中抱怨为什么不给他们写,同时表达对有评语的同学的羡慕。这样丰富的评价使得班里学生写日记的热情水涨船高,而且以真情实感为主,同时也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老师不再是那个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可以和他们开玩笑的好朋友。
其实,无论是修改还是评价,无论是同学改还是老师改,我们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篇作文,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智慧。若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和信赖,使他们能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这样就能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里,从而慢慢爱上习作。
参考文献:
[1]董阳.“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习作教学——以《习作6:神奇的探险之旅》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4):10-13.
[2]王然,崔嵘. 运用评价量规,指导学生习作修改的有效尝试[J]. 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6(5):67-69.
[3]曾雪珍. 在习作修改中合作评价--学校文化引领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J]. 教育科研论坛,2013(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