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位时空观念,探寻长征足迹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姚芳会
[导读] 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本文以《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为例,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活化历史课堂,有许多教学细节值得借鉴。
           姚芳会
           咸阳市实验中学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 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本文以《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为例,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活化历史课堂,有许多教学细节值得借鉴。
关键词   时空观念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长征
        八年级历史下册《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一课内容庞杂,历史事件头绪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这节课涉及到的事件多,时间多,地区多,准确把握时空观念是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关键。本节课我设计为三部分:建立新军队,探索新道路,踏上新征程。
在导入新课时,我运用了电视剧《长征》片头曲,创设情境,首先让学生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初步确立大致的时空观念。


    第一部分:建立新军队——南昌起义,在教学中我运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图
        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1南昌是哪个省份的?是城市吗?
        问题2南昌起义的队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3南昌起义的部队后来去了什么地方?
        第二部分:探索新道路
        第一件事是八七会议,我继续运用上面的图片,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1汉口在哪个省份?
        问题2八七会议的决定与南昌起义有何联系?
        第二件事是秋收起义,还用上面的图设计问题:
        问题1秋收起义原计划攻打那个大城市?
        问题2秋收起义实际上在哪些地方进行?
        问题3起义队伍为何转移到山区?有什么作用?
        第三件事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我运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势图进行教学,设计问题:
        问题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要以那个山脉为依托?
        问题2:周边建立了那些苏维埃政权?
        问题3:还有那些队伍向这里移动?
        问题4:这些政权和军队对根据地的建立起了什么作用?
        第四件事是井冈山会师,学生继续读《井冈山会师》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井冈山在那个省份?
        问题2井冈山会师的队伍主要是那些?
        第五件事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我运用了下面的图片设计课堂教学:
        问题1:农村根据地主要在南方还是北方?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在什么地方?
        问题2:由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3:这说明我党把革命重心放在了哪里?
        问题4: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第六件事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学生观察《革命根据
示意图》,思考问题:
        问题1临时中央政府设在那个省份?为什么?
        问题2本节课都有那些事件发生在这个地区?
        问题3新政权的建立对南京国民政府有何影响?
第三部分——踏上新征程  主要事件是长征,长征途中涉及的地区更多,我运用下面的《红军长征示意图》设计问题:
        问题1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在那里?最终到达哪里?经过了那些省份?
        问题2长征途中有哪些重要事件?遵义会议在哪里召开的?
        问题3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
问题4红军长征期间,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我党以后的决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用用到地图,因为学生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认识不够,
必须要用地图带入,学生容易把南昌起义和武昌起义混淆,说明他们对江西和湖北的地域认识不清。八七会议在哪里召开的也不了解,更不知道汉口也是湖北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些地方只有地图上能呈现,文字的叙述缺乏空间概念的支撑。学生通过读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就可以把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五个知识点放在一张图上学习,学生对南昌、汉口、井冈山、三湾等地名会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便于掌握基本知识点,也不会和其它知识混淆。
        红军长征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经过两年的历史知识学习,学生到初三中考复习的时候知识遗忘非常严重,在初一初二认真学习的学生多少有点印象,大部分学生对长征的概念已经非常模糊了,考试时概念错误,答非所问。因此,新课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准确的时空观念。红军长征路线图上的关键点很多,从江西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天险,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三大主力会师,每一个点都是革命先烈的鲜血凝聚的。涉及到常考的知识点有:长征出发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长征精神、长征结束地点。通过完整的地图,学生可以了解长征的必要性和长征的艰苦性,红军分4路,为了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包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辗转到达陕北,保存了革命力量。不看地图,学生以为长征的路线是设定好的,延安是既定目标,对长征经过的地区缺乏整体的把握。通过识图,学生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红军到达陕北有多么困难,从而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为基础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时空观念,理解历史知识。以相关的地图、图片为依托,有梯度的设计合理的问题,层层推进,我们就能比较成功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技术需要打磨,艺术需要修炼,我们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打造创新型课堂,这样我们在新课改的路上才会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魏宏远编著:《南昌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罗章龙等:《亲历秋收起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