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巧玉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 阅读是我们心灵的需要, 阅读从我们会识字的那一刻开始就应该伴随我们终身。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阅读在此担任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忽视了阅读本身的规律,制约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我 们热切期待着一种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性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展翅飞翔。
主题词:阅读文章解读研究性阅读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它是与听、说、写并立的。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成语文阅读的本领。它包含“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内化能力”、“运用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等等。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以语言为工具,广泛地吸取思想,扩充知识,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还是停留在静态的阅读文章的分析层面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段落大意、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等。即使是所谓的“阅读鉴赏”,也无非局限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现的内容”,“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等。诚然,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以打基础为主的初中生来说,它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但对于知识难度加大加深的高中生来说,零碎的基础知识对于他们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更无法应付越来越难的高考阅读试题,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法,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方向了。其主要问题是:一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多年来一直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是典型的例证。其“参考”内容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等等。这种用“生理解剖学”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中学阅读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二是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而真正的专业性的作文训练指导几乎没有了。中学语文课本以文章体裁为依据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范文就设计什么文体的作文。这种课本编辑方式,实际上是把阅读与写作这两种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一谈。课本成了阅读和写作的共同关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的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是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所在。
这都是文章学阅读教学法理念大有市场的反映。而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方针的实施,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考试中不仅考课内的文段,也考课外的文段,学生往往课内的能按教师新授时的传授要点做好题,而课外的却答不到点子,把握不住内容。这些表明,中学语文传统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需要了,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了。
综上所述,我提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现有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基础上,大力倡导开创思维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法”,重视整体阅读。因为,在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传递信息的手段,表达感情的方式,审美价值的取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对人才也有新的要求:不但要知识丰富,更要具备定向检索、分析、综合、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中学阅读教学必须要适用这种社会要求。“研究性阅读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是:以目的性为阅读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一点符合当前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无疑是必须而紧迫的。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可以利用一切可供阅读的材料进行,而不仅仅是所谓的名著名篇。除了对名文的学习,还必须进行大量非名篇的一般信息材料(尤其是科技性、理论性、资料性的)的阅读训练。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是:一、问题中心,确立阅读目标。以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定向;二、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三、切磋问题,提高阅读效能。分组讨论、争辩、启发;四、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在真正意义上将教与学完整的结合,实现了教学相长。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一、主动积极,乐于探索;二、潜心研究,独立思考;三、知疑问难,互动合作;四、善于发现,注重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做通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全面发展;二、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题的随机性,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智慧驾驭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三、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仓库、权威和真理的裁判官,而应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四、要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乐于把阅读教学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更多更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让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翱翔,学习让他们终生受益的文学营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参考文献:
露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曾海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
侯定元《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法》?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2000年8月
唐顺发《谈谈中学生研究性阅读的指导》四川新都一中?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