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谷桂荣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于教学课件、互联网等形式,把知识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不但可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谷桂荣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第六中学5415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于教学课件、互联网等形式,把知识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不但可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主动性,还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必要性,围绕教学主题,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开端。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1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1.1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即基于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等为基础的技术,是现当代被绝大多数人们所使用的新型生产力。并且在日常生活、日常或学校学习、工作办公、通讯交流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发展迅速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科技方面发展飞快,给现当代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并且有效率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而信息化教学则是将信息化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集中体现在运用多媒体、与学生通过网络通讯等方面。并且,信息化教学也体现在学生在搜集信息、筛取信息、与他人协作交换信息等方面。
        1.2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了现当代的环境和技术,为教学服务。信息化教学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约了成本资源,并且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并且信息化教学加深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传递信息时的交流,方便教师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症下药。
        2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为学生架设生活化的学习平台
        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就是现实生活,从出生时,他们就开始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在适应中积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础的生活经验,同时也一点一滴地获得某种技能,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虽然不够完善,但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这种知识和经验的存储大多数依靠的是直观的感知,而不是抽象的理解。一旦在特定的场合再现这种创设的情境,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浓厚兴趣的促使下,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自主地去探索、认知新事物。这和信息技术的特点不谋而合,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实现了生活化场景的再现,有效地降低了抽象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枯燥,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渗透、融合。
        2.2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工作的开展不但要有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应当提前阅读课文,标出段落,标出课文结构,方便接下来的正式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当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这时候,就体现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课本,而课本能够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预习课本知识,就需要课外读物的辅助。学一课就买许多课外读物是不现实的,这时就要借助网络工具了。当今网络的发达程度很大程度地拓宽了学生了解知识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教学任务和问题,结合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搜集并且进行自主整合。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它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一系列信息化技术,将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书本知识。

如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把书本上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信息技术能够把图片、文字、声音、视频进行有效结合,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PPT技术创新教学形式,让书本上“死”的知识在屏幕上“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优化课前导入与课堂引导
        初中生常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课前进入状态慢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开端课前导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学目标。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进行精心设计,以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为后续教学提供重要引导。建议老师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化场景,并采用具有趣味性的导入式提问内容,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将自身的想象和经验与老师分享,在课堂内畅所欲言,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专注度和课堂氛围。课中提问是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重要方式方法,注重提问的技巧方式,可让老师的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明确教学计划,让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同时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在学生探索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捋清思路。例如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一直都是学生的教学难点,老师可以采用信息化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诗词情境当中,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个别词句进行替换和揣摩,并寻找不同之处,以此加深印象,巩固学生的课堂记忆。
        2.5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习视野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进一步延伸,打破传统教学界限,更加注重丰富学生的课外视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程度。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整合教学课件内容,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互融合,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更新固有教学认知,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与教学主题有关的课外知识,并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2.6形成评价点,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在当前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技术的滥用和乱用。滥用主要体现在PPT的制作和应用上,有些语文教师用花里胡哨的图片、各种方式的动画加上音乐,一节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播放幻灯片,学生面对应接不暇的各种画面,无暇顾及知识的学习。这种喧宾夺主的多媒体的滥用,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说适得其反。而乱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没有研究教材,没有抓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特点的切入点,每节课不管授课的类型,千篇一律地使用,无助于课堂教学。所以我们要想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把握好“度”,要深刻地理解“辅助教学”的含义,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老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采用科学性的提问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助于维持课堂的热烈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架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初中语文老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性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工具,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其潜能,从课前导入到课中提问以及后期练习等阶段,不断为学生设计更加新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志娟.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0,17(24):289.
        [2]傅彦超.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2020,17(18):50.
        [3]高海云.浅析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方式[J].考试周刊,2020(61):21-22.
        [4]陈花杰.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探析[J].课外语文(下),2020(7):1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