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翛
广西平果高级中学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谈话交流能够有效建立师生关系。恰当的谈话方法和技巧不仅能够顺利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初步探讨教师的谈话技巧在师生交流中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谈话;技巧;师生交流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师生双边交流方式。恰当的谈话不仅能够顺利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也是教师实施有效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谈话来教育学生,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要讲究谈话的方式和技巧,以促进师生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谈话是一门深刻而认真的艺术,教师如何与学生交谈,实现情感的交流呢?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信任,是师生谈话交流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期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信任。可以说,信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1]。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交流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信任、亲近老师。师生相处,老师一句赞扬的话语能让学生扬起自信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一句简单的肯定话语也可能促使学生积极向上。我曾运用 “信任法”去鼓励我的生物科代表,她勤快、组织能力不错,在班里比较有威信和号召力,但生物成绩较差,所以一开始她拒绝担任科代表。我诚恳的说:“老师很喜欢你认真的态度,我相信你能做好,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好吗?”她点点头,接着我们一起分析她学习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她建议。此后,她更加主动学习,经常找我探讨问题,进步很快,期末生物成绩竟然是全班第一!同学们更信服这个生物科代表了。信任增进了我们的交流,也帮助了学生进步。
二、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谈话技巧
俗话说“好话如春分,恶语似寒冬”。师生谈话要讲究技巧,使内容具有针对性,让对方心悦诚服。
1、要选择谈话的时机和场合
当学生情绪比较稳定时,可以立即谈话;当学生情况比较激动时,需要先“冷处理”或经过引导后再谈;当问题比较严重时,必须马上谈;可以缓一缓的情况,等准备充分再谈。此外,不同的谈话环境,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办公室内谈话可以增强谈话的严肃性;室外谈话显得轻松愉快。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口头辩解能力较强,但往往钻牛角尖。如果在课堂上与之谈话,往往会影响课堂进度,但是不理睬可能又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给予肯定性评价,把谈话调到课后,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让他说出自己的意见,从中找到矛盾,再引导他思考,并通过归纳推理取得清晰明确的观点或概念,从而真正帮助学生。
2、谈话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前言里提到:会说话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是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妙理不在言多,只在于适当。记得有一次发试卷,学生晃着59分的试卷大声问我:“老师!万水千山总是情,多给一分行不行?”我一愣,随即笑着回答:“人间自有真情在,老师改卷要实在!”全班都乐了,我顺势表扬他语文好,鼓励他也要把生物提高,才不辜负我的“真情”和“实在”。学生不仅感受到老师的幽默,还备受鼓舞。
3、在谈话中要善于倾听,避免一味说教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 [2]。老师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必须学会倾听,捕捉有用的信息,同时又要将这些信息整理为谈话的内容,针对性地说给学生听。倾听时,不“居高临下”,摆出师长架子,不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3]。教师只有专心倾听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
三、把握分寸,使师生交流游刃有余
就谈话态度而言,真诚是永恒的法则。就具体谈话行为而言,则要考虑谈话的分寸[4]。与学生谈话,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头,否则可能产生副作用,正所谓“言多必失”。一次期中考试,有个学生把满分试卷递给老师,带着炫耀和骄傲的成分诉说自己近段时间如何刻苦,老师听后,说:“你很优秀,我感到很欣慰,继续努力,要在期末也取得好成绩哦!”这话既表扬了学生,又不会使学生骄傲,还起到了激励作用。但如果老师说:“你真厉害,我们班只有你考了满分,没有人比得上你!”这话没有把握分寸,就会使学生骄傲。同样,谈话次数过少、时间过短,学生可能感受不到老师的真诚,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老师有耐心地根据谈话对象,选择合适的谈话时间和内容。
虽然当今教育倡导“朋友式”师生关系,但也不能跟学生太像朋友,无话不说。《学生需要怎样的班主任》一书中,总结了学生的心语,其中一条是:我喜欢有距离的爱,好的班主任应该是站出来有种威严,但是和他接触,也能说得开。所以,“距离产生美”,与学生交流,应该是在倾听与响应、幽默与玩笑、赞美与批评、说服与劝导、辩解与缄默、问话与答话中,把握分寸,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
总之,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和学生谈话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使谈话能够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真正提高师生交流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四云.把握心理特点,充分信任学生[G].湖南教育,1998,(11)
[2]孙婉茜.倾听学生的心声来源[G].班主任2005,(3)
[3]鲁琦.浅谈师生谈心艺术.宁波市第七中学
[4]戴艳.谈话分寸感的一般分析[H].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