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0期   作者:王露
[导读] 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程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露
        山东省博兴县第六中学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程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有必要全面开展情感教育。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质量不高,情感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为进一步优化并提升情感教育的成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情感养成,教师有必要采用高效化的情感教育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情感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引言
        情感教育是指以情感为核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质量。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角度来看,以类型丰富课文为基础的知识内容,较为适合情感教育模式的有效应用,因为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带给自己的情感认知提升,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带来助力。
1 情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是指将一定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述与举例,让学生掌握及懂得应用的过程,亦称为智慧与情感融合,追求文明的活动。在此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语文是要求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相结合的学科。例如,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学生需能代入相应的情景,从而明白作者诗句背后所表述的意义。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加以情感进行气氛渲染。在教学中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因素的渗透,容易造成教师单一、枯燥性地进行文字的朗读,学生对于语文科目很难提起兴趣。散文诗集等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有些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感觉学习散文集枯燥乏味,兴趣难以提高。情感教育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或相应的情感状态进行讲解,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对课堂教学进行情感的渲染,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字的本质,体现教学内容所表达的文字内涵。情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情感内涵,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协助作用。
2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据调查,目前我国教师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情感教育的渗透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讲授,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单一性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功利性地讲解考试中的重点,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背诵,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对于纯文字版的讲述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的主动性,双方之间较难产生一定的共鸣,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难以构建学生心中的文化素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增值与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感教育作为一种科学化的教育手段,是当前阶段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为深入且全面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动情感教育的深入发展,有必要切实全面地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不断夯实教师的情感认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师的情感认知能力还有待提升,同时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也参差不齐。为保障情感教育的实效,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审美素养。可反观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很难全身心地投身于情感教育实践中,也很难有效把握情感教育的脉络以及知识体系,更难以推动情感教育的深入发展。因为教学压力与课时压力等,初中语文教师鲜有时间关注素质方面的提升,也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创新等,这都制约着情感教育的发展。


3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情感教育意识意识
        决定行为,需从提高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意识根源性问题进行改革,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善情感教育未受重视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对过去传统的单一性理论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增强自身对实施情感教育重要性的意识,从而落实日常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情况。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丰富的情感元素,但需要在课前对课堂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白文章的主旨,同时遵循情感科学性与真实性的原则,科学导入相应的情感元素。例如,在课堂上可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的抢答及提问,同时课堂上可组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的比赛等,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重要性等意识。
        3.2 拓展写作背景,加深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文本的写作背景进行全面拓展,让学生从作者的内心深处出发,对文本内容的特殊含义进行理解,提高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刻性。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对文本的写作背景进行全面讲解,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深刻。首先,学生通过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段落的阅读,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桃花源中美丽风景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桃花源在现实中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设想这样一个虚幻的桃花源呢?”在学生思考时,教师可以对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全面讲解。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东晋时期统治者依靠南方家族势力进行统治,导致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得重用。其次,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作者陶渊明具有高洁不屈的个性,不肯向权贵屈服而隐居田园之中。学生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能够从侧面感受到作者借助桃花源的美好表达的对社会环境的批判和自身怀才不遇、缺少知音的惆怅与失落。通过这样的写作背景的拓展,学生能够从文本写作的社会环境和作者自身出发,对文本中的情感进行更为深层的认识,提升情感体验的深刻性。
        3.3 设计情感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科学而有效的情感训练能够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同时,为他们的语文素养构建带来助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情感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做好训练设计,让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实现初中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例如,在完成《背影》一课的学习后,我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了交流,让他们回忆和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生活,思考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并反思自己在与父亲相处过程中是否有哪些语言、行为欠妥当。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在课后主动与父亲相处,例如,给父亲倒一杯茶,陪父亲下一盘棋,给父亲捶捶腿、揉揉肩等,让学生观察父亲的状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由此做到借助生活实践体验,来拉近学生与父亲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感受父爱的同时,也让父亲看到自己的成长,由此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和引导,为他们的成长带来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对文本获得深刻的感悟,获得丰富的学习乐趣,有效拓宽语文学习的视角,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而文本中的情感又是十分多样的, 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文本段落、拓展写作背景、联系生活经历、鼓励自由创作、参与话剧表演等方式对文本中的情感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挖掘,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华夏教师,2019(06).
[2] 王翘楚.浅议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2):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