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聃
邵阳市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
摘要: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不断拓展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途径。本文在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重要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和思考了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可借鉴的方案。
关键词:中职学生;产教融合;创业创新能力 培养
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持,而中职校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促使学校发挥出教育功能,务必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更强大的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产教融合机制建设促使师生齐发展、共成长,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教学相长,推动产学研项目的深入开展,促进科研成果的积极转化,从而能够为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科技发展速度绝无仅有,在科技的推动下,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而各行各业面临日新月异的社会,只有保持不断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才能在发展中保持前进的动力,在竞争中保持清醒。而要推动企业高校的创新,就必须积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让人才的创新推动企业学校的创新。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然带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职校正是要看到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的优化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这些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发展更加健康、更加全面。
企业是以获得利润为目标的组织,企业所组织的一切活动出发点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取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时在产品设计时注重创新,保持活力,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不断努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事物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优秀的人才可以推动一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实现起死回生,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在为社会发展助力,为个人发展谋求机会。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学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机制的帮助下实现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双方的合作日益密切,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但是,深究其中的发展情况,我们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足
中职校的考核目标就是以学生的就业率为主,因此中职校也格外重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力求让每一学生都能掌握一项技能以获取基本的生存资料。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专业技能教育深受重视,使得创新能力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课程设置上,单一的教学大纲不够全面直接,部分内容十分宽泛,缺乏针对性。此外,一些教师不愿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陈旧,与当前的发展环境格格不入,致使学生发展受限。
(二)考核方式单一
学生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如果依靠单一的考核方式那必然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甚至还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而当前,很多考核方式却过于单一,很多学校以及教师为了方便仅对学生进行笔试,仅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具体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此外,考试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没有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进行科学的考量。
(三)创新创业校园氛围不浓
校园文化建设犹如三月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这样的“春雨”滋润下将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但是,目前,很多校园文化建设中未能体现出创新创业这一主题,又或者说有些学校敷衍了事,简单的张贴一些标语或告示牌,并没有根据自身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进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无法站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建设,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流于表面,不切实际。
(四)企业家与专任教师相结合的师资结构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中职校的教师一般是由名校毕业生担任,这些老师没有经过社会实践,不具备一线工作经验,因而很难为学生提供经验方面的指导,这些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上。因此,这也就间接体现了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甚少。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不仅学校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社会群体同样责无旁贷。企业与学校之间没有形成有效沟通的途径,以至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受到了直接的限制。
校企合作机制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发展上发挥着独特的价值意义。但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也会对人才培养造成严重而直接的影响。校企合作机制要明确机制建设的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发展提供另外一个学习的“学校”,让其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重要平台,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也为理论深化提供更加广阔的途径。然后,在这一方面上,学校与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实现机制的完善仍需不断的努力与创新。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系统性,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更新、师资结构的完善以及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等要素,这些也是目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成长,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完善自己。因此,作为教师,第一我们要打造目标性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目标的激励与引领下自我成长;第二,我们要打造问题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在问题的刺激下找到解决的方式;第三,打造自主性学习模式,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要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独立学习,提升学习的能力;第四,我们要打造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同伴的支持和鼓励下敢于承担起任务,敢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多种学习模式的打造,让学生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加宽阔,让学生的成才之路少一些障碍与荆棘。
(二)加强教学观念创新
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开展教育实践的前提。科学的理念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是我们积极展开社会实践所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只有把科学观念的旗帜高扬,我们才能更快的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中职校以及教师要加强教学观念的更新,并把先进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体现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中。
(三)加强教学方式创新
原有的教学模式下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因此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教学方式的改进,这是促进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必需的途径。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并不是完全的把课堂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师的促进下积极地学习、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坐在教室里被动的接收老师传递过来的知识。只有自身的主体性得到发挥,立足本体出发,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内在的发展。
(四)完善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
针对学校和企业之间联系少、沟通不够及时的问题,我们要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以促进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使得校企合作机制的作用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促使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积极寻求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共赢;为中职生了解企业、走进企业提供一个专业化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走到企业之中,近距离接触实际问题,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加强教师结构优化
一方面,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得雄厚的师资力量能够成为中职学生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缺乏一线经验的教师前往企业实地学习、考察,近距离接触一线工作,从而将这些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与书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沟通的桥梁。同时,在此过程中积极对外引进优秀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为师资建设提供新鲜的血液。此外,还要重视师德建设,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再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从而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氛围。
?(六)践行创业实践,实现自主创新创业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得知理论是否正确,可想而知实践的重要性。在促进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可以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仅从书本上实现,更多的则是依靠实践的作用。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学生发展提供实践的机会。第一,在校园范围内,积极展开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近距离的参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乐趣;第二,加强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更多有能力的学生能够走出校园,去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第三,明确学生的发展需求,要结合专业实际设计实践活动,让实践活动的价值能够真正发挥出来,华而不实的实践活动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会消磨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后期难以再次投入到实践之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只要把这两大活动科学的实施起来,它们所能带来的实践意义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因此,中职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懂得积极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发展不再被校门所限制,而是积极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接触、去感受、去创新、去创造。如此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中职校的发展,还能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朱纪飞 .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研究 [J]. 中华少年 ,2020
[2]陈美佳.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 商情, 2019
[3]陈柏林.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本文系2019年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中职学生双创能力培育体系研究》项目,课题编号:ZJZB201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