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相娟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 678400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1. 唤醒教师史料意识
当前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史料教学理念薄弱。很多教师将史料作为联系教材的媒介,起到课堂导入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因为运用不合理或者论证过头导致教学偏差。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实证的重要性,克服自身惯性思维, 通过引导,利用史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需要历史教师侧重素材收集,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实现融合史学资源与 历史教学的目的。
2. 强化史料教学水平
历史教师要认真备课,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新素材。 根据学生情况搭建史料资料库,记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方面需要注意的细节;完成课堂讲授后,需要反思与记录, 总结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利用真实史料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将各方面影响联系在一起,一定要遵从“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的基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史料来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历史情境的引入帮助学生深刻感知历史,了解历史。
3. 提高教师史学素养
教师开展培训活动, 通过同行、前辈间的交流,加强理解。历史教研组可以组织教师相互学习、探讨。教师要主动提升自身史学素养,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历史资料,搜集相关史料方 便日常教学与备课。历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学习历史新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二、落实课堂教学应用
1.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展都是以历史发展为基础,体现出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及其发展的观点。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围绕教材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深入主题,寻找线索,进而整个教学活动串联在一起。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史料,借助史料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情景,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2. 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在历史核心素养的导向下,要求教学策略的设置要体现出教学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通过引导、交流和探索,帮助学生感知历史。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相信科学的前提下,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 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证”的过程,通过亲身研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 感,实现学习内在驱动。
三、结合试题教学
1. 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基础性
高考试题的考察从传统的知识性转变为学生能力性的考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越来越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知识不在重要。正相反, 开放性试题的解答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此学生才能在第一时间对题目主干、内容和思想等进行全面分析, 进而快速解答。而且开放性试题的考察不在纯粹考察某一知识点,而是偏向于系统性内容的考察,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 综合掌握的情况下做到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历史教师在选题时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研究价值而且逻辑性较强的题目进行研究和讲解,如此可以引导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发散思维的同时,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养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
高中历史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顺利培养与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文中结合教学实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