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芬
普定县第二中学 贵州省 安顺市 562100
摘要:运用生活元素进行地理教学的好处是,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或任务意识,将相关的地理问题对应在现实生活之中,继而在学生的头脑里产生更加深刻且清晰的学习印记,这是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的必要途径,也是提升地理教学品质的初始条件。
关键词:初中教育;地理教学;生活元素;运用策略分析
引言
将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学生研究地理知识的条件,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上的思考,是初中地理教师所应提倡的学习方法,也是扩充学生对地理知识认识程度的策略之一。地理教学的重要教育内容是帮助学生养成关联性思考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易于教师进行学习方法的拓展,使学生的学习技巧变得更为全面。再次,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就必须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对不同的地理现象进行大量的思考,而生活元素的引入对于学生的思考方向有着训练的作用。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果想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地理教师应在固有的教学流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创设影响的问题情境,利用生活化的知识案例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次,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需要受到不断的刺激以维持自身学习注意力的集中,这就需要教师拓宽教学范围,以生活的视角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初中学生的大脑会根据知识难度的变化而越来越灵活,最终使初中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更持久。这里以地理课当中“多变的天气”为例,在教学中可以拿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带动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提示学生影响天气变化的常见因素。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比如:在学习初中地理《交通与运输》时,就可以结合生活来布置家庭作业。比如:学生都见过哪些交通运输工具?你们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什么样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有趣无压力的地理家庭作业学生会想要主动完成,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二、习题实践的生活化处理,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知识感知
思维的灵活性与地理教师提供的习题案例有着细密的关系,一旦学生不同在新知识的学习后,进行习题强化训练,就会致使初中学生的反应速度越来越迟钝。
再次,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敏感性,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训练流程,在其中教师需要对习题实践部分加以生活化的处理,只有帮助学生站在具体生活的角度,进行地理问题的思考,才能达到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能力的目标。最后,转换角度思考能力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能力,只有学生能够在各种层面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才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兴趣还是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易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知识学习习惯。以“地球的运动”课后习题的设置为例来说明,教师可以引用毛主席诗词《七律 ? 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来提问学生 :这句诗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可以找到科学依据,并进行适当地解释?这个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运动,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
三、强调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关联性思考的习惯
能否在实际教学过程,加强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影响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认知程度。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的过程,教师需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条件;第二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引入生活元素的教育目标;第三步,只有扩增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才能在层次分明的课堂,稳定提升地理教学的品质。以“地球的运动”这节课为例来进行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应用到地球公转与自转知识的现象,学生可以列举修建房屋时要选取坐北朝南的位置,有利于得到更多的光照这样的例子,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又如,在学习《自然灾害》时,就可以成立几个寻找自然灾害小组,让各个小组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然灾害,教师可以设立几个详细问题,比如: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伤害?。这样不仅学习到了地理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们的见识更加开阔。
四、结束语
将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学生研究地理知识的条件,是扩充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程度,这是渗透生活元素的策略之一。再次,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关联性思考的思维模式,并在固有的教学流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可见,利用生活化的知识案例,易于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最后,教师还需帮助初中学生站在具体生活的角度,进行地理问题的应用性思考,以便达成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能力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蓝贵条.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元素的渗透策略[J]. 考试周刊,2020(42):157-158.
[2]张中品. 初中地理渗透生活元素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