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0期   作者:李孝桃
[导读] 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较重,这使得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
        李孝桃
        贵州省平塘县平塘民族中学  558300
        摘要: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较重,这使得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从而给高中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
引言
        高中生学习任务重,身上肩负着高考的重担,家长和学校都对他们给予了厚望,在这一情况下,学生们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动力去学习。在学校内部,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
一、推进高中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运动量较少,并不能达到正常人需要的运动量水平,久坐和长时间的空气不畅通就容易引发各类疾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课程的推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的产生,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与前提,高中体育教学规划较为杂乱分散,难以形成专业的系统与体系,因此,高中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规范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
二、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所出现的大部分问题
        (一)教学方法滞后,教学形式死板
        当前,高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依然沿用传统的、滞后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比较陈旧、死板,不论教学内容如何变化,也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味采用“三部曲”教学模式。如此一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恶心理;还有一部分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欲望不相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理论不够完善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运动结果上,很少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和心理品质,这会导致学生无法对体育运动产生正确的认知,甚至会出现心理过于脆弱的情况。另外,教师对学生同一化的教学内容难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低。
三、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一)利用传统文化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的部分诗词内容融入到体育课的教学中将成为体育课和其他课程相互融合的新模式。首先体育教学中可以将戏曲操、手语操、古诗词操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们做游子吟操、弟子规操等,通过做这些体操使学生能在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理解。此外,也可以将高中必背的古诗文编成韵律操或者舞蹈,这会使学生边锻炼边背诵减少他们的记忆枯燥感。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茶文化表演、古代农耕文化表演及武术表演等具有一定表演欣赏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在学习这些表演技能时不仅可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也可以拓展知识面。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以往,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基本上都是围绕体育教材上的内容开展,但是这种教学内容存在极强的理论性,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相符合。基于此,在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时候,教师应坚持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并将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娱乐化、健身化等,最终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实现身心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2.教学内容要具体化。教师在优化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对其进行整合,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三)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都过于传统,把教学重点放在体能训练上,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不高。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体育教学课堂,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进而增强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与学生当面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育爱好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堂。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有效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篮球训练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创新原有的训练模式,将游戏方法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开拓,继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在高中时期,学生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师生关系的有效建立,致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足,影响了体育学科魅力的发散。体育教师应当与高中学生建立朋友似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给予必要的呵护和特殊对待。比如,一些学生天生身体素质差,或者有一些身体疾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跑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师要格外关注这些学生的身体状况,不要一味地让学生放弃,而是引导学生在其身体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参与到跑步这样的体育锻炼中来。适可而止,不放弃,积极参与,是体育精神的所在。对于班级内有身体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多加照顾,为他们设置一些特殊的体育项目。还有学生存在体育技能获取速度较慢的问题,如在仰卧起坐练习中,有的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仰卧起坐的技能,有的学生则做起来非常费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给予个性化指导,通过示范等方式鼓励学生,让他们找到仰卧起坐运动的窍门,成为体育课堂中的主人。用这样的方式与高中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极为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关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应立足于当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改变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理松.提高高中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探索[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2]张涛.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J].情感读本,2019(35):30.
[3]周刚.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及途径[J].侨园,2019(12):109.
[4]张治军,李冰玉.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24-225.
[5]于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华夏教师,2019(34):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