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杰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中心小学 内蒙古 通辽0280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特别注意本学科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建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信息素养;教学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教育在我们周围迅速发展,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途径。因此,微格课程教学已成为各学科教师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微格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内容的精致充实,通常以其简洁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独立地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也可以在小学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信息技术课堂更加高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微格课与相应的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建立一个更好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1.基础性: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因此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学生们应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们学习经验相对有限等因素,信息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基础技能上,因此该课程内容具备基础性的课程特点。
2.实用性:与传统的科目不同,信息技术属于应用型学科的范畴,主要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们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应注重其实际操作性,而非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由此可见,该课程具备实用性课程特征。
3.整合性: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信息教师在授课时需避免将信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脱离而进行独立性教学,这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无法让学生们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功能特性,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该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整合性特征。
4.趣味性:信息技术课程授课方式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信息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们接触电脑,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而言更容易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而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尽可能地为信息课堂增添趣味性,继而激发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
1.任务驱动,渗透信息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应基于信息意识的渗透,将新旧知识巧妙贯穿到任务中,并以此为驱动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与探究兴趣。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丰富知识经验、扩充知识体系,在获取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同时,掌握搜集信息、整合资源以及运用网络优势的能力,形成对信息价值的辨别力与敏感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问题、任务为驱动,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渠道形式来获取信息,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科学辨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指向性,以信息敏感度为切入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认识电脑硬件”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让其重复操作电脑开关机与鼠标,回答关于开始菜单、电脑窗口、桌面图标等的基础知识。
接着再强调硬件和电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的人体收集、保存并处理信息的过程,即通过大脑来处理并记忆信息,让学生将人体大脑与电脑硬件相比较,通过以电脑硬件为任务驱动,来思考什么是存储器、什么是输出和输入设备、什么为处理器,并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在学生了解电脑硬件的不同设备之后,课件出示话筒、手写板、摄像头、触摸屏等输入设备的图像,并讲解其运行原理,让学生思考并交流常见的输入设备有什么以及如何维护。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自然风光的图片,询问学生这些美轮美奂的图片应通过什么设备来存储,并进行硬盘、U盘与内存条等设备的讲解,让学生操作将桌面上的图片存储到其他文件夹或U盘中,通过实操了解电脑的“记忆体”就是存储设备。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认识了不同的硬件设备,了解到如果想要完整地保存图片或影像资料,就要爱护各种设备,以此养成爱护电脑硬件的良好习惯。对初学电脑的学生来说,他们能认识简单的主机、鼠标、键盘与显示器等,但却无法产生宏观认知。教师应由小及大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脑硬件并掌握基础操作知识,以任务为驱动来渗透信息意识,让学生积极深入到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进而将这一自主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学习中,掌握学习主动权。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在对小学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结合电脑和学生的特点编写适合学会使用且操作性强、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资源,认真备课,这是促进教师课堂有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为学生整理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了解的知识体系,使任何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的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例如:在对Word文档进行学习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习怎样在word中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陌生,教师需要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进行展示并且配合语言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细节知识,并且懂得如何正确操作。所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延伸,逐层推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加入到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3.问题预设,拓展逻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预设的形式来拓展学生计算思维,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思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抽象地看待问题,并通过算法来科学组织数据、建构模型以设计处理问题的方案。如Scratch软件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编程尝试中进行作品创作并表达信息。考虑到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可通过问题预设密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注重指导学习技巧,让学生基于问题导向展开探索,依托逻辑思维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4.用好评价体系,保持学习热情
现在的学生非常敏感,他们的自尊心非常脆弱,而且学生非常渴望得到关注,老师表扬。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特点,多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经常肯定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此外,教师可以在学生互评中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从而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在我的评价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教师的评价中,学生可以从更专业的角度了解自己,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资讯科技知识。同时,教师应利用微观课堂,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开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建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永生,王涛.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1).
[2]吴开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谈[J].新教师,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