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千颖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摘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题中之义,本文以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为例,探讨整本书阅读实施中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建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切实改善学生碎片化、浅表化的阅读困境,以提升学生的思辩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授课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在之前的语文教学中,只是对文章的某个段落进行阅读,所以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就需要借助整本书阅读去培养学生思想的整体性,从而提高学生思辨性阅读思维。“整本书阅读”与“思辨性阅读思维”对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是有帮助的。是否能很好地开展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成为决定语文新课改中学生语文素养是否得到提升的关键性环节。很简单“整本书阅读”就是完完整整的阅读一本书,要从中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用思辨性阅读手段对文章进行分析,以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例,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掌握整本书的阅读能力。但整本书阅读不是速读、泛读,而是精读,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思维。
一、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现状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设计中语文活动的15项学习任务群,其中的“整本书阅读”是高中阶段一种很好的阅读路径。但从现在的高中生状态来看,对于文章的阅读少之又少,学生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准备高考,文学名著阅读没有得到重视。整本书阅读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得到锻炼,而且高中生对于平时的阅读内容也是有针对性的,把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放在考试重点上,其中对阅读也是课内要求的内容进行练习,认为考试的内容才是重要的。而整本书阅读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没有任何兴趣,以至于不能开拓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总是对有趣的阅读内容感兴趣,例如搞笑、科幻、武侠小说等充满好奇心,但是这类阅读只是在消遣时间,对于思辨性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学生抓不住重点进行阅读,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
二、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1.分析文章内容,激发高中生阅读兴趣创新阅读方法
我国新课标的内容中已经把“整本书阅读”列入重要的教学部分了。以文章思辨性阅读为主,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热爱。培养高中生整本书阅读与思辨性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在整本书阅读方面进行总结经验,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从而把握好学生应该阅读什么样的文章,为学生整本书阅读提供准确方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性。其中文学名著阅读可以成为教学的第一选择,既能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学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整本书的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可以保障学生的阅读深度[2]。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跨媒介阅读),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思维
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某个观点的正确思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远离农村的生活,尤其是在高中课业繁重的时期,对于乡村生活体验更是少之又少,没有亲身体验,都是从书上或是别人的口中获取到的乡村信息。在时代的发展下,费老的《乡土中国》也在不断变化,也许有的印记也只留在费老的书中了。教师把城市与乡村相结合向利用新媒体向学生展示文章中乡村的魅力,给学生足够的思辨空间,引发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也是在正确的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3.让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辨能力
面对专业性极强的著作,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排斥心理,所以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学生为主体的形式教学,开展思辨性阅读教育,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的学习,学生才会对文章敢于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会对文章内容产生充分的思辨性思考。在教师让学生为主体时,就要彻底的换位思考,营造出很好地整本书阅读气氛,对学生思维想法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
例如,《乡土中国》中,“土”字的意义深远,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土”字的内涵,引发学生进一步深思,最终产生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土”字一词表示的是土地,也抒发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教师应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做出鼓励,无论答案是否正确,但是这是学生认真通过思考得到的想法,也是学生能力思维得到锻炼的体现。在教师对回答问的学生进行表扬时,也会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思考,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积极,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
5.从“问答”模式上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可以利用对话的模式进行教授,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只有敢于提出质疑才是思辨性阅读的关键。例如针对《乡土中国》提问“你眼中的乡村是怎么样的?”学生由此展开讨论,进行反复阅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再由教师带着学生眼中的乡村,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解读,结合时代背景,引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这样利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思辨能力[5]。
6.教师组织学生演讲比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整本书的某一话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利用阅读演讲活动,教师鼓励学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发表对文章的独特见解。学生用自己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表述出来,教师最后对演讲结果做出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做出赞扬,使学生进行自我肯定,树立正确的独立思维辩解能力;对于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好学生,继续研究人物内心的性格。“演讲”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让学生深入研究文章的思想内涵。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时,特别针对核心素养里“语言运用与建构”领域中的口语交际,去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思辨性。
7.迁移阅读,巩固学术类著作阅读的一般方法
阅读长篇文章是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只进行课内文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提倡高中生应该拓展阅读任务量。教师在讲解课内文章时也要延伸课外读物。例如,进行《乡土中国》阅读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思辨性阅读,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展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外长篇文献的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更好的让学生对思辨性阅读进行学习,利用文章的内容产生独立思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创建更好的思维能力[5]。
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注重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行为,利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不断培养学生能力创新。学生学会思辨性阅读会对文章进行更深入的认知,促使学生不断地阅读更经典的名著,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思辨性阅读是阅读的创新模式,高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思辨性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对不同文章的内涵引发自己的独立思考。通过学生对文章的疑问、思考、主动解决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提高整本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敏.高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
[2]游冬梅.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
[3]闫明慧.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鸭绿江,2020,
[4]林立琼.从叙事学角度探究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途径 --以《苏东坡传》阅读为案例[J].教师,2019,
[5]彭周杭.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散文百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