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辉
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中学 山东滨州 256507
摘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感体验式教学,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要。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演绎活动、启动探索机制、延伸生活训练,都能够加强学生的体验感知,促进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做好对应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动力,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一致。教师需要有应对设计,让学生在具体体验中成长学科认知。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延伸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道路,使学生知道“死读书”是不行的,只有进行了自主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够掌握知识的精髓,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1 议题式教学的内涵概述
议题式教学模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2017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其中关于该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义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教学开展路径为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议题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课上的灌输式教育、提问式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需要教师深入剖析教材把握知识本质并结合时政热点,然后提出具有可讨论性、启发性的议题,并将该议题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生活经验来完成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2 现存问题分析
2.1 教学重视力度不够,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大多数教师的心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并不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重点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语文、数学、英语等分值较高的学科,以保证自己在中考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日常教学阶段,大多数教师都会让学生关注其他主科课程,下意识地弱化了道德与法治这一副科课程。在教师的忽视下,因此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会耗费心思认真研究这门学科的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同时,由于教师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他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随意为学生灌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因此导致当前的教学效率尤为低下。
2.2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剖析不够透彻
议题选择的合理性对于议题式教学的效果有着决定作用。教师要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及生活实践来提出具有启发和引导性的议题。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有些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还是不够透彻,片面地将课后习题作为议题。
2.3 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单一
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概念,也就是说他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反思,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但是当前大多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比如他们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反复讲述教材里面的各种理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觉得学科内容较为乏味,因此导致课堂参与欲望较低。
3 运用策略
3.1 延伸生活训练,形塑情感体验认知
在教学训练设计环节,教师根据情感体验模式要求展开教学,需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延伸,为学生推出更多生活化训练内容和任务,促使学生进行学科认知对接,以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形塑学生情感体验认知。
生活实践、学习反思、走访观察、翻转课堂、信息共享、生活实验、手工制作、家庭劳动等,都属于情感体验训练范畴。教师需要进行整合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训练设计的实践性。例如,在教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向共同富裕”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了“家乡巨变”纪录片,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观看视频后,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我国农村改革后的变化有什么看法?学生经过热议后,自然达成学习共识:改革之后,农村变化巨大,农民收入提高了,居住条件改善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了。教师顺势推出课外训练任务:“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新鲜事,深入社会之中展开社会调查,列举你最熟悉的案例,展示我国农村新变化。特别要找到实际案例,对案例进行详细调查,并做细致分析,形成调查报告,提交到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评鉴,精选典型案例推介到班级。”学生接到训练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征询、走访、调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找到了一些典型的案例,有家庭方面的,也有集体方面的,还有社会方面的。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评价,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针对学生生活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能帮助他们强化情感体验。
3.2 深入剖析教材,精准确定探究主题
议题式教学能否发挥出真正的教学价值,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精准,围绕教学目标深度剖析教材,精准地确定议题主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吃透本节课的知识。以七年级上册教材《发现自己》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在 PPT 上打出一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观云帆济沧海”“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然后让学生分析这几句诗的共性和特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知道,人应该拥有自信和远大理想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确认识他人,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议题确定为“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在 PPT 上展示出一些古今名人以及他们的相关成就,然后让学生尝试去分析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例如太史公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以及个人理想,忍受腐刑的屈辱十几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终于完成著作《史记》,达成了“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理想。学生们通过自由结组的方式,探究古今贤者的成功之道,从中汲取正能量获取人生哲理,有利于更好地“发现自己”。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优势以及不足罗列出来,并分享自己在今后会如何改变。
3.3 注重材料的供给,激发学生合作讨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议题式教学,可以丰富材料的供给,激发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议题的材料,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使学生找到讨论的素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习“善用法律”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数名明星在微博提交的律师函的图片和网民在微博下的评论截图,让学生合作分析并讨论议题:明星在面对网民造谣的时候,是应该息事宁人,还是应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观察相关图片后,发现一部分网民支持维权,一部分网民认为小题大做,是明星在蹭流量。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小伙伴讨论后表示应该支持明星使用法律维权,因为名誉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不容他人侵犯,不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要善于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这样,学生在合作中不但增强了法律意识,还促进了生生间的沟通。
结束语
议题式教学模式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较高的契合度,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问题相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开新的思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提炼有讨论价值、实用价值的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思想与道德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85-88.
[2] 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
[3] 阙燕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