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林斯特
南方科技大学体育中心
摘要:高校中短跑运动员在比赛或者训练中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运动员的成绩有所下滑,少数严重的损伤会导致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就此停止。本篇主要就如何预防高校短跑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进行研究,希望能降低高校短跑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
关键词:高校;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引言
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不同的体育运动的特点并不相同,就拿短跑运动而言,短跑作为强度最大的田径运动,对运动员的爆发力以及身体机能有着极大的要求,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为了防止高校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需要根据科学的训练有效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
一、高校短跑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高校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过差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的训练强度都会相对较大,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过差,对每天所需的训练任务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在短跑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直接取决于高校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高低。由于短跑运动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训练,并且要在短时间内爆发运动员自身肌肉的力量,这都要求高校短跑运动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然而高校短跑运动员正处于成长的阶段,极易突破日常训练时的水平,但是仍有大多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过差,因此,使运动员在进行短跑运动时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
(二)短跑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进行任何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热身,对于高校中短跑运动来说,对短跑运动前的热身活动更应该被重视。假若高校短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热身准备,运动员身体中的各个机能都还未被充分调动,直接进入高强度的训练时,由于身体无法适应这种状态,就会导致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高校短跑运动员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在某些程度引导身体进入高强度训练的信号,从而获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
(三)没有熟练掌握短跑运动技术
短跑运动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爆发力,还要具备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能力。短跑技术能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还能避免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因此,短跑运动员对短跑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影响着自身的运动发展能力。对于高校短跑运动员而言,自身理解能力较弱,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运动技术的重点。除此之外,短跑运动之后没有进行相应的身体恢复。运动员只重视训练成绩及训练方法,往往忽视了短跑训练结束后的肌肉放松,导致身体中的机能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这为接下来的训练埋下了一定的运动隐患。
二、避免高校短跑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一)适当调整短跑运动的强度
运动损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动员的身体发展,还会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避免高校短跑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要及时的制定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高校学生在进行短跑运动的训练时,应将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二,在短跑训练的过程中,要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能因为训练的强度过大或者比赛结果不尽人意而改变心心态;第三,高校短跑教练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将训练强度合理化,降低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对于刚加入短跑运动中的运动员来说,尽量减少高强度的训练以及长时间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不要急于一时,要做到循序渐进短跑运动锻炼。
(二)确保充足的热身准备活动
要想拥有出色的短跑运动比赛结果,就必须要确保足够的热身准备活动,具体而言:首先,高校短跑教练可以为短跑运动员准备一些精彩的准备活动,帮助高校短跑运动员养成做赛前准备活动的习惯。另外,要引导高校短跑运动员做赛前热身准备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对身体各感官活跃程度的调动,将自身的身体机能调节到一个极佳的状态,继而进行有效的短跑训练。最后,要将热身准备活动科学化,明确高校运动员热身活动的方式,并且要对热身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
(三)增强短跑运动的技巧
优秀的短跑运动技巧有利于推动高校短跑运动员的比赛结果的增加,同时也能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发展。短跑教练要掌握每一个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情况,帮助运动员深入了解短跑运动的技巧,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除此之外,作为短跑教练,还应该对短跑运动员比赛之后的身体状态进行一定的恢复,可以将赛后运动身体恢复的流程规范化,让运动员意识到身体恢复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短跑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也避免了出现严重的运动损伤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能够通过合理化的运动强度,能够大幅度减低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因此,应该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谢云海.探究高考田径训练队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对策[J].体育风尚,2021(05):19-20.
[2]林成威,陈燕兰.在体育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探索[J].体育风尚,2021(05):29-30.
[3]刘志勇.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及其运动损伤预防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 2012, 000(010):284-284.
[4]项泽寰, 吕赟. 浅析青少年田径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000(001):184-185.
[5]方琳. 论在短跑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J]. 体育风尚, 2019, 000(011):P.25-25.
[6]赵子皓. 短跑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浅析[J]. 财讯, 2017, 000(0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