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敏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军民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并对武警部队的军民融合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警部队要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具有武警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路子,要搞好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健全法规制度来服务武警部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武警部队;深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成为习近平在每年全国两会上必谈的话题。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在军队一次次重要会议上、在深入部队和地方的调研视察中等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习主席运筹当前与未来,精心擘画军民融合发展宏伟蓝图,亲自推动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科学体系,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相继落地。2015年习近平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国内军民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自建国以来,我国就特别注重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探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面临不同的安全和发展形势,分别提出了“军民两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军民深度融合”等战略发展思想。军民融合主要指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之间的融合问题,我国学者将军民融合定义为:将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融为一体,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1]。汤薪玉通过分析我国军工企业军转民的历史进程与国际经验,认为军工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应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军转民过程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一环,会促使军工企业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也会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进程[2]。蔡建峰构建了大数据视角下“互联网+军民融合”生态体系模型,提出大数据视角下“互联网+军民融合”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数据的支撑、引导、评价和反馈等机制发挥作用,并给出了“互联网+军民融合”生态体系的提升策略[3]。王金红分析了装备预研项目的特点以及推进军民融合的举措和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结合“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的实践,从军民融合的视角对装备预研项目团队组成、运行机制及融合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深层次高效发展的建议[4]。张超越通过认真分析各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现状,指出国内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向“更高”“更好”发展的建议[5]。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体现为:军工开放迈出新的步伐,修订后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相比原来缩减62%,民营单位在取得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许可总数中超过2/3;军民资源共享不断深入,先后向社会发布3000多项国防科技工业重大试验设备和设施,全军武器装备采购网、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军民融合成果斐然,取得了诸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919大型客机、运20大型运输机、蛟龙号等举世瞩目的战略性突破,其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达到7062 m的世界深潜纪录,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意味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经有43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可以提供个人位置、海运和水运、道路交通管理、气象应用、铁路智能交通、航空运输等服务,亚太区服务的精度达到米级,已成为第3个被联合国认可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
二、国外军民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在历经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各国的军事工业逐渐诞生和发展,其先后经历了成长、两战的快速发展、冷战时期的扩张以及转型等4个阶段。国外围绕军民融合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的研究热点包括:军民融合与制度建设[6];军民融合工业标准方面;军民融合与创新[7];军民融合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体系;军民融合与智能制造[8];军民融合与产业升级;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9]。
美国将“军民融合”确立为一项重要国策,按照“以军带民”的发展模式,90%以上军品都由民营企业生产,产生了诸如洛克希勒马丁、波音、通用等跨国巨头企业,同时军民互补与技术转化还培育和发展了硅谷高科技产业园区,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通过对军工企业进行结构改革,采取“保住重点、放开一片”的方针,军民两用技术在国防工业中占70% 以上,成立了联合飞机集团、金刚石安泰公司等大型金融工业集团;日本采取“先民后军、以民掩军”的发展模式,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甚至将先进的军用技术无偿转化给先进的民企,奠定了尖端武器装备研制与生产的技术、工业基础,在战时具备极大的武器装备生产潜力;欧盟各国由于国防军工企业能力、军转民进度不同,但在科研政策、国防工业、科研人才三个方面达成一致,为共同研制复杂装备组成跨国集团公司在更大层面上实现欧洲地区的军民融合。
三、武警部队军民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战斗力转化的时效性显著增强,现有技术及装备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稍有懈怠可能导致技术与装备的代差,国家协同创新的实力与效率已成为国际经济和军事竞争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军民融合战略迈向了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的步伐。
2015年7月,武警部队领导与国家卫计委、中国地震局、国防科工局等单位的代表,签署了首批12个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武警部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启动、依法推进、规范展开。2016中关村军民融合军地对接平台暨军方联络处揭牌,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领导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驻海淀区军民融合联络处”揭牌。2017年7月,武警部队与文化部在北京签署《关于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合作协议》,进一步落实中央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
很多专家学者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结合武警部队发展战略鲜少报到,武警部队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探索具有武警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路子,搞好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健全法规制度,服务武警部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武警部队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领域的军民融合,有望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并培育出新的业态与经济增长点,为实现武警部队现代化注入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Sun Wu-bin,Li Zheng-qi.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Integration[J].Value Engineering,2017(13).
[2]汤薪玉,黄朝峰.军民融合背景下军工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J].国防科技,2018,39(06):72-77.
[3]蔡建峰,张芳.大数据视角下“互联网+军民融合”生态体系构建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95-99.
[4]王金红.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态势分析及深度融合对策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0(09):134-136.
[5]张超越,王紫阳,余积宝.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J].科技资讯,2020,18(04):215-217.
[6]Li Jiaojiao.Study 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Military-Civilian[J].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2017(3).
[7]Hu Yuxuan,Li Lin,Zeng Li.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Technology,2017,38(2).
[8]Du Renhuai.The Equipment Intelligi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of the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J].Modern Economic Research,2017(5).
[9]Li Zhixin.Study on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Xi Jinping about the Deeply 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J].Journal of Xi'an Politics Institute,2017,30(1).
作者简介:刘秀敏(1985—),女,汉族,河北邯郸市人,讲师,理学硕士,单位:武警警官学院基础部,研究方向:大学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