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海
福建省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
考核评价作为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校企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探索和实践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与规范“现代学徒制”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学业评价形式,更新方法,进行多元化的专业技能评价。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方法 多元评价
考核评价是“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工作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评价结果的反馈,同时指导学校、企业各方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与规范“现代学徒制”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形式,更新方法,进行多元化专业技能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及技能掌握情况,使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科学系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综合培养,使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企业参与到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去,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培养一些能工巧匠,为社会及企业输送优秀技工人才。
一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形式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与成果,学会交流与沟通等能力,是对学生专业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进行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企业工作,需要进行阶段归纳总结。首先,由学生对自己的阶段工作(一般为一至两周)进行自我评价,点出工作实践中各方面的优缺点,包括学生的作品、成果或工作表现等;然后,在“实践小组”内进行小组互评,小组成员指出被评价者的优缺点并给予适当改进的建议,同时学生自己对小组评价结果也有申辩的权利,并填写好相应的评价表。
通过这样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评价,让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利用自评、互评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学习效率。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能让学生不断地反思,取得学习工作上的进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自信心和积极性。
经常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在评价中,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能促使教师、师傅全面、深入和细致地总结实践课程、实习方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出改进“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师傅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
“教师+师傅”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师资的需求。“教师+师傅”并不是简单的专业教师+企业师傅,而是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都要同时担任教师和师傅的角色,实现“1+1>2”的效果。
在企业实践中,企业师傅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优势,通过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实践教学,对工作实践活动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进行评价。专业教师在“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探究精神,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进行评价。评价中:1、要肯定学徒(学生)与社会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学徒(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采取有不同的方案,而且也可以丰富多样地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2、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许多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工作实践活动,努力完成所承担任务,整理资料和分析处理等工作,主动提出工作项目设想、建议,在工作中不怕困难和辛苦;是否乐于帮助同事(同学)、主动配合、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等。3、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工作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来进行评价。如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意见,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
同时采用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给学生专业评价打分,更好地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情况,促进学生专业实践和技能的提高。日常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实践工作中的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观察生产实践中的每一个细节,注重观察中发现规律,定期做总结,把所学的知识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通过观察总结发现规律,不仅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更有利于拓宽思路、丰富视野。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要鼓励学生的新想法,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三、传统评价与信息化评价结合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进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对“现代学徒制”学生,应该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测试,而且是多元化、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我们的不断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总结性的学习终端评价,以学生对知识掌握水平和选拨优秀学生为导向,是一种教师自上而下对学生“定性”的评价,只注重学生最终对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内容统一、标准统一。广泛教师以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来评判学生学习成功与否。
信息化评价,是种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评价平台,将实践计划、实践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践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工作日志与实践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做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进行数据的分析,完成动态评价。
虽然信息化评价有着与传统教学评价的种种不同之处,但在应用上并不是对立的。通过传统评价与信息化评价相结合,完善“现代学徒制”学生评价体系。
四、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受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往往忽视对学生技能形成的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工作任务实践中,这样既可以采取量性的测试评定,也可以采用质性的语言评语评价,从实践中观察学徒(学生)表现,对其作品(成果)分析,对学生(学徒)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各种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工作实践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还是遭受挫折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去激励学生,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有人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也有人认为,过去的评价有问题,终结性的评价不好,甚至主张用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应该说,两种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各有各的优势和用途,既不会互相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在建立学生的技能学习评价档案上,要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及时反馈评价信息,最后仍应进行技能模块的终结考核,使评价更真实、客观、全面。
五、多元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
“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变一种评价为多种评价”,学生智能是发展的,就要把传统期末测试的一次评价变为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多次评价,在“现代学徒制”实习工作中,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学习效果,并不断改进师傅(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考评结合,进行多次评价,对学生的进步提高给予充分肯定。
传统单一的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现行的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学生需要项目的创造与真实展示,使他们每一种智能优势得到肯定和发展。用多元智能理论科学综合评价学生技能,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又要关注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情感态度。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对于优等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教材,勇于超越自我;对于后进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其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在考核评价中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综合评价,顾及学生智能水平的差异,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在教师和师傅的共同指导下,通过企业分岗实践操作、实践专业操作技能,并获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根据学生在学校和在企业学习工作的具体表现进行共同测评(相应的权重值)综合评估,最后根据测评结果,给学生由企业和学校共同颁发的相应职业A、B等级荣誉证书,让学生更具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为步入社会上岗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评价是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要从为评价而教学转变为现在的为教学而评价,保持教学与评价的动态平衡,从评价的过程与结果中获得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在“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中,善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正确的评价与引导,对于学生的技能综合评价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全方位协调,充分发展,挖掘智力潜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究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考核评价的实施,及时发现学徒(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让学生在“考”与“评”实践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提升的专业技能,达到中等职业学校高素质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注:2019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ZB201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