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践行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0期   作者:付秋林 曾欣
[导读] 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时代教育的初衷和使命。

        付秋林  曾欣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
        摘要: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时代教育的初衷和使命。积极实施高职德育理念,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积极实现德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和德育水平,对促进其人格塑造、道德修养、思想进步、意识提高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践行路径
        1基于劳动教育开展课程改革的意义
        1.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要落实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实践中贯彻劳动教育精神,通过有效课程改革,将劳动教育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高职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具有劳动情感,掌握劳动技术技能,具有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
        1.2满足全面发展的育人需求
        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满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劳动教育还具有融通性、基础性和积极性,对于其他“四育”有着正向的积极促进作用。高职院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基于劳动教育的课程改革,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系统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工作开展,对于引导高职学生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立德树人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践行路径
        2.1以搭建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主要突破口,彰显课程体系育人优势
        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和流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以劳动课程育人为有效载体,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同时要结合劳动教育的内容及新要求,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全面重构,努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以适应劳动新形态、技术新变化和服务新业态的要求。
        (1).设置劳动教育公共课程,实现提升劳动思想教育能力。课程设置应主要围绕劳动法律法规、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保障与安全等内容,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品德,可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形式组织实施。
        (2).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教学之中,提升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劳动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专业教学进行开展,课程开发上要大力挖掘本专业有关劳动“荣、伟、美”的元素和资源,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创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劳育课程。
        (3).要充分利用、调动或创造高职院校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中,展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可按照核心素养提炼、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改进等六步完成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2.2加强团队建设,在师资上重视
        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基于劳动教育的课程改革工作十分重要。

高职院校在基于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师资建设工作中,可以通过建设分工协作的创新型教学团队的方式,形成由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教师与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开展劳动教育相关师资培训,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教学研讨,团队教师之间科学分工,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实现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更贴近学生专业,各专业课程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教育元素,更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工作开展。
        2.3将新时代劳动价值、劳动精神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创建的各个方面
        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营造劳动文化育人氛围,深度挖掘校史、校训和校歌中的育人元素,让学生深深领悟自强不息、拼搏创新的劳动精神;开展“感动校园人物”“校园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让学生身边的模范人物成为传递劳动精神的表率;开设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杰出校友展示专区并邀请其走进教室或讲台,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和培育与劳动教育有关的社团,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情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借助高职院校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优势,打造“身边最美劳动者”“榜样的力量”等精品项目,向师生精准推送“崇尚劳动”的正能量,营造劳动“荣、伟、美”的育人氛围。
        2.4培育劳育体系
        以学校为中心,培育政、校、行、企、社、家六位一体共育的劳育体系。积极探索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职普融合”“理实融合”“技术与文化融合”“教育与生活融合”“现代技术与教学融合”。一是发挥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整合作用。二是发挥行业、企业在劳动育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发挥社会在劳动育人中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四是发挥家庭在劳动观念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与政府合作共建深圳健康养老学院、西丽社区学院、城市管理工匠学院,让学生走进政府、走进社区,增强学生劳动的主人翁意识。学校与深圳本土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目前已与华为、阿里巴巴、ARM、中国平安、比亚迪、大族激光、腾讯云等名企建立12所特色产业学院,通过让学生走进名企,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劳动体验,提升劳动技能。学校与社会各界探索实施“九个共同”育人模式,即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共同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走出去”、共同育人。通过这些举措努力打破社会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智育至上”等对劳动观念的偏见,增强劳动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学校引导家庭教育屏除“公主病”“少爷病”“娇奢病”“富贵病”,树立好“家风”“门风”,鼓励家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帮助学生端正对劳动认识,尊重别人劳动,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培养自觉劳动的习惯。
        结论
        综上所述,在德育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开展一系列符合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活动,是吸引大学生深度参与、密切关注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劳动精神,通过劳动培养道德,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优化组织形式、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雷朝晖,胡怡然.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培训,2020(8):6-8.
        [2]马堃,胡未.立德树人视域下劳动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融入与体现[J].就业与保障,2020(10):130-131.
        [3]高军.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2):71-74.
        [4]王伟.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9,33(3):46-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