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0期   作者:周虹
[导读] 融合教育要确保在平等和非歧视的环境下,为智障学生提供学习条件,

        周虹
        杭州市紫荆花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融合教育要确保在平等和非歧视的环境下,为智障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并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满足他们的需求。确保不同学习方式、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智障儿童获得尽可能最好的公共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从广义上讲,融合教育还可能包括学习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本文探讨了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培智教育高段生活语文教学;融合教育;智障学生;适应能力
        引言
对于智障学生,教育工作者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帮助他们掌握生活技能,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目前,培智学校高段生活语文的部分教材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要求教师在课程中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能力水平和生活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设计,提高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
        1.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针对特殊学生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所谓特殊学生,是指先天生理缺陷或者后天生活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其有明显缺陷的学生,比如,先天性聋哑、智障儿童,比如后天因医药、车祸、火灾、地震等因素致残的学生。为了保障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权,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将来能够自理、自立、有尊严的生活,甚至让他们为生活创造价值,国家便实施特殊教育政策。在执行这种政策中,把一部分学生融入到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一部分融入各地创办的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比如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
融合教育要充分考虑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的共同存在,要把各种优越的教学方式作一些变通,使之融合,既有利于普通学生的发展,又兼顾特殊学生的不断进步。这一点对学校和学科教师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因此需要潜心探究。我们在实践中可以看出,分层教学理念方法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即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来说,可以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或者就同一个教学目标,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或者同一个内容对于不同的学术有着不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路径和方法,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只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并不是完全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学生的最大进步为切入点,这种愿望还是能够实现的。
此外,融合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2.融合教育背景下培养智障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
智障学生在智力能力和适应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观念、社会和实践适应性方面。社会交往能力是智障学生急需加强的一种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应对此给予重视。智障学生的社会交往是融合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需要完成的内容和任务。智障是智障学生先天性的痛苦表现,这也是教师无法改变的局面。教育者可以从社会沟通技巧的训练开始,促进他们的发展,增强智力潜力,也增强感知能力,有助于纠正和补偿智障学生的身心缺陷。

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培养智障学生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交沟通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3. 融合教育背景下智障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
3.1 重视生活化的教学
为使智障学生的生活化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生活化教育课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智障学生的适应能力,以智障学生当前的特点,提供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二是要充分尊重智障学生,注重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提供适当的教学评价,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闭症的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同时融入生活化教育理念应以个体为突破口,改善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三是有关部门要对教育机构给予相应支持,加大投入。在教育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软硬件培训条件的支持,确保教师具备开展生活化教育的条件,以增加精神障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格素质,使他们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3.2 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动手能力训练对于智障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相关科学研究表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智力。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地结合语文课程中的动手能力训练,在提高学生生活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培智教育高段生活语文学习中,《刷鞋》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擦鞋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刷鞋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向学生清楚地解释刷鞋的步骤。刷鞋活动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可以视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学生可以要求回家后刷鞋或帮助父母刷鞋。第二天,许多家长报告说,他们的学生在放学后自愿清洗鞋子,虽然有的同学没有擦干净,但还是主动去完成。刷过鞋子后,把水倒进厕所。这个动作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在随后的洗衣教育活动中,老师教学生洗衣服,随着学生学习的进步,他们的自理能力也逐渐提高。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疏导的前提和基础是要让智障学生接受教师。教师必须走进智障学生的世界,了解智障学生的心理感受,并鼓励他们与老师合作进行教育,以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为此,教师要关爱智障儿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是多与智障学生一起玩游戏,多拥抱、多爱护他们,让他们逐渐体会到爱和温暖。例如,当智障学生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立即用“没错”、“加油”、“你很棒”等词进行鼓励和奖励,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对老师的信任。
        结束语
在语文课程中,提高智障学生适应能力的方法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水平进行了针对性的测试。因为智障学生不同于正常学生,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耐心引导他们,逐步学习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融合教育的实施,不仅让家庭、教师和学校能够帮助智障学生,也让社会各方面都参与进来,共同努力,正确认识这个特殊群体,给予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关怀,让他们更容易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促进智障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淼. 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 黑河教育,2019,407(01):89-90.
[2]易小冬. 浅谈融合教育理念下智障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25):P.182-182.
[3]朱红.试析特殊教育中如何针对智障学生开展语文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09):118.
[4]李维善.开发生活适应校本课程,提升学生适应生活能力——浅谈智障儿童生活技能培养中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中),2017(2).
[5]刘旭.基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高年级智障学生转衔教育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01):59-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