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0期   作者:覃维
[导读] 在新课标的指示下,语文的教学实施和改革有一个强大的背景和前提

        覃维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小学    443100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示下,语文的教学实施和改革有一个强大的背景和前提,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各项综合能力和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在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科目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围绕这个主基调来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和阅读的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审美,最重要的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提升
前言: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两大重要步骤之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拼音和语言表达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阅读和阅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如今,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注重阅读和阅读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加文化的积累和体会。本文集合了实际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语文的阅读和阅读策略进行相关论述。
        一、做好阅读导入,夯实基础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比较琐碎、纷乱的过程,各个体系之间不能建立练习,形成一个稳定的架构,而且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就是在不断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但这个过程不是几天就能达到的,而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时间和积累,不断总结经验和技巧,稳固根基。在学生学习阅读理解之前,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就要颇费心思,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导入环节要尽可能的生活化和多样化,让学生有一个切身的感受,深入阅读和理解之后学生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才不会毫无目的,有一个熟悉感。
        例如:以学习“鸟的天堂”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能够和同学进行讲解交流。教师在进行这次课的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鸟类的小视频,这样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的形象和具体,当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当学生对于所学习的事物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比较直接的观察后,在今后同类型的文章中,学生的思绪就会发散开来,阅读的深度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二、优化课堂阅读教学,丰富阅读活动
        打好基础才可大展拳脚,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精妙的课堂导入之后,注意力都会特别集中,在正式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就会稳定发挥,逐渐深入,提高阅读的质量。在课堂阅读的主要活动中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学生阅读时能有多大收获很多时候取决于阅读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将教学策略细致化,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内容都要有层次,有深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浅入深,既能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也能对精彩段落有相关见解,实现阅读中语文素养的稳定而又良好的提升。而且,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也不要只是简单的摘抄好词好句,对于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会也要进行记录,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得益于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以学习“梦想的力量”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熟记,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能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简单的复述;学生能明白梦想是需要付诸实践的,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探究讨论,对于陌生的生字词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解答,最后进行一个汇总,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指导。

在课后,可以针对“梦想”这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有选择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之后再结合阅读的感受写一写自己的梦想,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了初步的规划和思考。
        三、攻克阅读难关,进行模块化训练
        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时间比较长,积累的内容相对而言也达到了一定限度,对于重点、难点的掌握就还不会很到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要进行模块化练习,逐个攻破,形成统一整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陌生的字词或者修辞手法,应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在阅读中要学会学习迁移,进行词语、修辞手法的扩充、学习衍生等专项训练。只有将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逐个进行攻破,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感受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有一个更加流畅、更加清晰的体会。
        例如:以学习“火烧云”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能理清文章的阅读思路,能学习文中作者的观察事物和积累素材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此次课的教学时,可以对学生提出几个启发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答案,能兼顾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课后可以再提出几个可以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互联网进行答疑解惑,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对于学生在修辞手法以及文章脉络架构划分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接触过的课外阅读作品,进行比较细致。深入的专项突破训练,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后面的学习才能逐步深入,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阅读后即写作,促进语文素养融合
        学生经过一堂课的学习,除了要掌握课堂上的基础知识点以外,课后还要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设计学生的阅读内容,二者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能将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技巧和精彩句式在学习中加以运用,相互借鉴提升,相互进步。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候明确了所学的精彩句式以及表达技巧要灵活的运用,但是学生在学习迁移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对于二者之间的融合学生也很难去平衡。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优化,不断促进学生此类能力的提高。
        例如:以学习“我的母亲”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对作者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掌握文章中的重点生字词;学生鞥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感受文章中母亲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给作者带来的影响;学生通过对文章中母亲形象的感知,能激发出内心对于母亲的崇敬和敬爱之情。教师在此课的教学活动中,先对文章中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所展现出来的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激发出学生内心中自己母亲的形象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开放性的小作业:我眼中的母亲。学生可以通过征文的方式来给大家展示自己眼中母亲的形象,从而增加学生和母亲之间的感情联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总结:
        语文阅读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塑造健全的人。要切实体会新课标下教育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兼顾大局,把学生的阅读和阅读的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平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小处、细节方面做起,教学设计就要用心准备,讲授知识时才能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进财.根植语文素养,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J].家长,2021(18):181-182.
[2]张敏.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18):160-161.
[3]金海霞.关注语言能力发展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1(06):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