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宝
芜湖市中江中学 241000
摘要:传统文化融合着我国优秀的精神观念、道德品质、文化思想等,与初中语文知识的融合可丰富教学内容,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规范和引领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同时也能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特点,保证二者的有效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路径
传统文化中隐藏着非常多的人文思想、精神财富和内涵等。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搜集与之相关的网络资源,保证传统文化的良好渗透;灵活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重视课文内容的诵读吟唱,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一)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蕴藏着非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会对中华儿女的行事作风与思维方式产生极大影响,同时还记录着我国千百年来的演变过程和历史发展历程。要想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就需要重视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激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语文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这样才能主动去探究和分析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扬。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更应当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发展和完善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要求教师在正式教学前改进教学内容,凸显出创新性和兼容性。同时,教师还应当告诫学生,在传承文化时需要主动创新、推陈出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出国门,使其能真正走向世界。
(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教育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更应当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多的寓言故事,这能从侧面讲述各种道理,使学生能在娱乐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睿智,实现学生文学素养的稳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中集合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习惯,可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的渗透路径
(一)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网络资源
如今,信息时代已然来临,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师也应当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1]。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并在此次基础上从网络上搜集各种资源,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做好充足准备。
教师需重视个人能力的提高,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保证传统文化更加顺利地渗透。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时,为了让学生能牢牢掌握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教师就应当适当减少传统教学模式的占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搜集和整理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如莲花的图片、视频、课文的诵读音频等。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这些资源,将《爱莲说》中描述的画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教师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渗透传统文化:“你们是否了解荷花?你对荷花的了解是什么?能否谈谈你对荷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需要认真观看图片、视频,从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知。有的学生说:“莲花非常的漂亮,即使是从淤泥里出来的,但其仍旧非常的干净和美丽。”有的学生说:“莲花不仅非常美丽,还有好吃的果实,莲花非常值得赞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而教师需要从这一点入手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究莲花所代表的形象,探究古诗词的内涵,了解作者的品格与思想。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了解其中隐藏的传统文化,也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
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那么就需要让所有的学生融入其中,激活其情感,使其获得良好的主观体验[2]。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非常渴望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需要摒弃过于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搭建舞台,为其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重视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的应用,鼓励学生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感知和体会课文中隐藏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河中石兽》这一课时,教师就需认真讲解该篇课文的基础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课文的情感思想和文本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需要符合课文的主旨思想,还要加入传统文化的素材,也许进行一定的创新和优化。学生需要扮演讲学家、寺僧、老河兵,分析这些角色的特点,同时还需结合课文内容制作有趣的道具。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准确把握课文中隐藏的道理和哲理。在小组完成组内表演后,教师就可组织组间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隐藏的传统文化元素。
(三)积极开展诵读吟唱活动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诵读吟唱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3]。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逐步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开展诵读吟唱活动,使学生能系统化地感知和体会传统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例如,在教学《陋室铭》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诵读音频,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在完成音频的播放后,教师需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和方法自行诵读古诗词,感知和体会其中隐藏的传统文化。同时,教师也可在教学时加入小组诵读比赛,评选出最富有情感的小组,可给予适当的奖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拥有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语文学科拥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当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从教材内容出发搜集网络资源,灵活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诵读吟唱活动,逐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