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0期   作者:周丽娜
[导读] 导入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选择导入方式
        周丽娜
        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中心小学,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导入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选择导入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有助于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高度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依据文本主题与学生特点优化导入的形式,切实凸显课堂导入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优化策略
        
        课堂导入虽然只有较短的时间,但却会对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导入时间过长、与学生兴趣不相适应等,导致导入环节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需准确把握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改善语文课堂导入效果。
        1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
        1.1 趣味性
        从教育心理学层面来讲,无意注意能够引起有意注意,而刺激物的新奇性直接决定到无意注意的引发效果。因此,在导入设计时,教师需将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起来,向课堂中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刺激物,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学习状态,逐步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1.2 针对性
        目前,课堂导入形式众多,不同导入形式具有差异化的优势和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导入设计时,需将单元教材内容、课型以及学生兴趣喜好等诸多因素综合纳入考虑范围,以便保证导入设计的针对性。
        1.3 简洁性
        课堂导入的主要职能以科学化的方式将新课内容导入进来,教师需明确导入主题,严格控制导入时间,一般不能够超过5分钟,否则导入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要准确把握导入的时间[1]。
        2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优化策略
        2.1 开门见山
        课堂导入设计的重要目的是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师生、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进行有效缩短。通过应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方法,可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关键问题等进行迅速了解,进而促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引发。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们直接提出问题,“题目中的株指的是什么?透过这个题目你觉得文本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故事?”本种导入模式直指文本主旨,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能够快速引入新课内容。如果文本具有鲜明的主题或文本题目的概括性较强,教师即可应用本种导入方式。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频率过高,学生的新鲜感将会丢失,影响到导入效果[2]。
        2.2 温故知新
        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来讲,学生的旧知、已有经验直接影响到新知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点虽然较为零碎,但大部分新知皆从旧知延伸而来。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旧知,可有效提升新知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写景类文章。

学生经过简单思考之后,快速给出了“火烧云”、“海底世界”等答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海底世界》、《火烧云》等文本的写作结构、描写手法等知识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海上日出》这一新文本,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本种导入模式下,既可以巩固学生的已有知识,又可以将学生对新知的积极思维引发起来,有助于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从作者层面着手,引导学生回顾此作者的其他作品,帮助学生系统性建构知识体系。
        2.3 创设情境
        适宜的情境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进而提升新课导入成效。因此,教师需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科学创设导入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一,故事情境。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较强,对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需将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等纳入考虑范围,对故事类型进行科学选择,保证故事导入的效果[3]。例如,在学习《景阳冈》一课时,教师于备课环节内可对武松打虎为主题的评书进行了解,然后在课堂中模仿评书先生的口吻,向学生们生动讲述故事片段。待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后,开展文本教学工作。第二,媒体情境。多媒体的知识呈现方式较为丰富,和语言、文字相比,图片、视频的生动性、直观性更强。通过在导入环节内引入多媒体技术,可给予学生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大部分学生并未实地参观过双龙洞景区,教师可利用视频形式向学生们直观呈现双龙洞的美景。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叶圣陶先生如何描绘双龙洞之美。通过视频与文字的结合,学生既可以更加透彻的理解文本内容,又能够充分感受到叶圣陶先生写作技法的精湛。
        2.4 对话讨论
        近些年来,对话教学受到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对话能够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来,可逐步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同时,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也可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需求等进行捕捉,继而调整教学思路。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内,教师需科学组织对话讨论活动。第一,悬念导入。本种导入方式将学生对新知的期待与渴求利用起来,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顺利推进后续教学工作。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们提出趣味性的问题,“老虎和狐狸哪个更让人害怕?”虽然二年级的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这些方面的内容,不假思索的给出了“老虎”这一答案。教师适时的提出悬念性问题,“在这个故事中,狐狸更让人害怕,甚至狐狸还能指挥老虎,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设置这样的悬念,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充分激发。第二,谜语导入。谜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学生成功猜出谜底之后,还会获得成就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内,教师可依据文本主题引入对应的谜语。例如,在学习《猫》一课时,教师可将猫为谜底的谜语引入进来,于导入环节内开展猜谜游戏。当学生们找出谜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谜语所描述的猫与作者笔下的猫是否相同。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合理设计课堂导入,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保证课堂导入的实施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需将学生的身心特点、文本主题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选择针对性的导入方式,提高语文课堂导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玲.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有效设计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21):108-108.
        [2]卜庆男.优化课堂导入,让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好的开始[J].中外交流, 2019(28):154-154.
        [3]张娟.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性之我见[J].信息周刊,2019(4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