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玲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南侨中学
摘要:新高考下的语文更注重在情境中对学生进行考查,而这对于面上中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为了使面上中学的学生更好地迎战新高考,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精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立足学生实际,把握试题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面上中学学生;高考评价体系;语文备考
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高考试卷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由原先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转变为注重能力的考查。原先只要凭借一股韧劲,埋头苦读就有可能考取好成绩。但是,在新高考形势下,学生如果仅仅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还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高考试卷形式的变化,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对于原本就学习吃力的面上中学的学生来说更是巨大的挑战。因此,面上中学的学生如果未能改变原有的备考方式,就有可能淹没在气势浩荡的高考备考大军中。为此,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面上中学如何立足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更好地做好语文的备考工作。
一、准确把握“一核”,立足学生实际
备考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地认识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跟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很明显,面上中学的学生输在了起跑线上。从智力上来说,面上中学的学生和重点中学的学生没多大的区别。从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来说,面上中学的学生与重点中学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面上中学的学生由于自律性不强,虽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却很难付诸行动。他们也喜欢在学习上寻求成就感,但是他们对语文不感冒,因为语文无法在短时间内让他们体会到突破自我的快感。所以,很多同学宁愿花几个小时去研究一道可能做不出来的数学题,也不愿意花十分钟认认真真地备一首古诗。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看,面上中学大多数学生思想懒散,行为懒惰,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就是一首简单的古诗都有可能出现几个错别字,更不用说古诗文了。很明显,受外在的环境氛围、学生的内驱动力的影响,面上中学的学生的语文素养跟重点中学没有可比性。
新高考“一核”的提出,意味着高考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机械性的考试,而是一场对于人才的选拔考试,因此新高考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的要求更高,这对于面上中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为了适应新高考,面上中学在语文备考中应立足学生的实际,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力于在原有基础上让学生有新的提升,助力学生高考成绩的提升。
二、正确把握“四层”、“四翼”,精准把握试题特点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是考查内容,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的提出,是为了改变以往靠刷题就能决胜高考的状态,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考来引导教学,以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四层”的提出,也让高考语文试题的的内容呈现出了跟以往高考试题不同的特点。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材贴近生活,题材丰富,注重情境,对学生的考查也是多方面,由单纯的知识性考查转向多种能力的考查,从基础知识的考查到综合能力甚至创新能力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学生背背答题术语就能考取好成绩的状态,新高考的语文试题更注重学生关注文本,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于面上中学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带来了备考的新困难。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我们更应利用高考考试评价体系去分析高考试题,帮助学生去把握新高考的试题特点,做好备战新高考语文的心理准备,改变过去机械的学习方式,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四翼”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同时指出“四翼是在高考中对素质教育进行评价的基本维度”,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备考更有针对性,提高面上中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四翼”,并以此为依据去正确地认识高考试题,把握高考方向,发挥其“引导教学”的功能,以更好地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高考备考能力。正确理解“四翼”,能让我们更好地明确新高考的语文的命题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新高考试题注重情境的这一特点,进而清晰地认识高考试题的构成,从而更好地去挥好高考教学的指挥棒。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四翼”是联结“四层”高考考查内容与高考命题实践的纽带。因此,在新高考的语文备考过程中,面上中学的语文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四层”和“四翼”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分析高考试题,精准地把握高考语文的试题特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备考。
三、依纲靠本,稳打稳扎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新高考形势下取得胜利,就必须对高考的方向了然于心。因此,在语文备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学习《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一核”、“四层”、“四翼”为导向,紧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备考思路。
1.扎实基础,夯实必备知识
面上中学的学生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本应高一高二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他们也无法很好地记忆,而这基础知识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解题能力。因此,在高三的备考过程中,应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准则,结合高考试题,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形成应该掌握的知识框架。
高考语文试题主要由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以及作文四大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对应相应的知识的考查。如果学生未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那就谈不上解题能力的提升。比如现代文板块分为信息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两部分,这两个部分就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信息类文本阅读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关联的独立性的议论性的文本组成,它指向的是议论文相关的文体知识。如果未能准确地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以及议论文的论证特点,那么学生对于后面的题目便无从下手。而文学类文本阅读通常选择小说或者散文这两种文体,如果学生对小说两种文本的文本知识不清晰,就不能区分小说和散文两种文体的区别,以致分不清所选文本是小说还是散文,从而使用错误的术语,导致拿不到理想的分数。因此,在高考的语文备考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熟记常见的语文文化常识,根据试题的特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框架,打好高考备考的地基。
2.精练勤思,提升解题能力
高考语文的考查并没有停留在机械的知识记忆考查这一块,就连默写也加入了情境,它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能力的提升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通过不断地演练,不断地总结才能达到。比如古诗文翻译,大家都清楚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但是得分不尽相同,原因何在?部分同学对字词的把握不准确导致句意偏离,得不到该得的分。我们来看看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翻译题第13题第一个句子“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我们发现句中出现的词基本上是常见的字词,但是未必每个学生都能准确翻译。比如句中的“患”字,有同学认为是“担心”,有同学认为是“忧患”。那如何判断呢?我们可以结合我们以往学过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以及“由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鱼我所欲也》)就可以知道,当“患”作为谓语的时候,就应该翻译为动词“担心”,当“患”作为宾语的时候,就应该翻译为“忧患”。因此,试题中的“患”处于谓语的位置,应该翻译为动词“担心”等相近的词语。如果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能够关注字词的练习和归类,那么就很容易就把握句中字词的含义。
面上中学的学生基础薄弱,除了要应对练习,还要花费时间去记忆以往错过的知识。所以,时间不允许他们跟着题海大战。因此,教师在备考过程中应引导他们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题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选择相类似的题精炼,并且以类推导,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从而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3.树立信心,紧扣题旨,精准作答
面上中学学生最缺的是信心。时常有学生跟我说:“老师 ,我总学不好语文,怎么学都是六七十分,无法突破。”信心的缺失让他们失却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让他们一看到题目就产生畏难的情绪。所以,帮助学生重塑信心是提高他们语文成绩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先稳定学生的情绪,让他接受语文,让他意识到他是有可能在语文上取得突破的。比如我们可以跟他们说:“语文学好很难,但是语文考好不难。”从而让他们心存希望,逐步尝试。接着,我们就可以从简单的题目入手,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练习总结,并梳理出相应的知识框架。最后,我们可以根据他整理的知识框架,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依托解题思路,回归文本,紧扣要求,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解题,再帮他分析他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区别,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作答,力求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快感,树立信心,从而让其产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信息类文本阅读常考的一个知识点就是分析文本的论证特点。虽然每个文本的论证特点会有所不同,但是大的思路是不变的。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做过的题帮助学生梳理论证特点主要从论证的切入(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角度、论证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文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平时练习,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分析,以熟悉这种题型,下次再遇到这种题型,学生就心中有数,信心大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