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0期   作者:陈雪娟
[导读] 通过研究基于长作业的课程整合案例,对长作业实施的过程性、结果性评价,
        陈雪娟
        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 215500

        摘要:通过研究基于长作业的课程整合案例,对长作业实施的过程性、结果性评价,形成长作业实施的评价体系。通过分析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内涵、研究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践,根据具体的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中的知识领域,明确课程开发模式,了解其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数学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将线上线下结合,过程记录和能力展示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与家长参评结合,能够提升评价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是测量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相关任务的系列尝试,评价者需要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直接观察、作出评判等。表现性评价之前被多个学科领域运用,对于教育教学领域,更多运用在学校的课程评价当中。基于长作业的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践研究,研究目标是:通过调研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发现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的不足,探索小学数学长作业的设计内容和呈现形式;根据小学数学长作业实施过程中生成的学生作品和课堂教学案例,总结基于长作业的课程整合操作模式,实现教与学的转向,更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长作业的表现性评价非常重要,需要构建基于长作业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一、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内涵
        表现性评价主要是运用表现性任务评价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是开发与设计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需要在生动情境下,与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的具体的情境任务或者活动,需要将理解基础概念与运用相关技能结合起来。
        表现性任务的特点之一是真实性,紧密联系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性的表现性任务,能够很好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在吸引学生是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样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生活适应性等,更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中,关于《阶梯电费》的课题,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程相关,知识领域是数与代数,对于这个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创设某家庭中多个月用电情况,展示阶梯电费的收费价格表,设计类似“小王家6月用电240度,应缴电费是多少”“如何节约用电”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运用所学数与代数的知识进行解答。这需要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现性任务的特点之二是趣味性,应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与任务。根据苏教版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知识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兴趣[1]。例如,基于苏教版五年级下的“折线统计图”章节,设计《蒜苗的生长》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其知识领域是统计与概率,创设做菜时常用酸液调味,提出的问题是: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生长变化与记录数据,画出统计图表和回答问题。
二、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践
        系统而完整的表现性任务需要有详细的评价指标,具体的任务与指导语,复杂的评分标准等,只有成分用好这些方面,才能科学与更好评价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以及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可以明确表现性评价任务不单单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学科领域,需要结合实际问题或者活动,确定评价的能力活动表现类型,建构复杂的任务评分标准系统。
(一)基于情境问题出发的评价任务   
        在确定基础的评价目标后,对于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首先需要明确要评价什么,评价什么内容和项目更加科学、有效、准确、全面,思考何种任务能够为教师提供评价学生表现的有效证据[2]。

在过去的评价中,通常是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试题完成情况等,评价选择、填空、判断和应用题,往往只能评价学生某些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不能评价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是根据宏观或多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设计的。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提出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的具体表现,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基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的数与代数知识,在《阶梯电费》的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中,不仅考察学生数据统计、数与代数运算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考察学生信息收集、文本阅读、人际交流、语言表达、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比如,学生需要先阅读理解“某市‘阶梯电价’收费标准”,然后思考:小王家6月用电240度,应缴电费是多少?接着思考与整理其中关键数据,之后进行分析与解答,通过画出面积图,进行列示解答。对于“如何节约用电”,可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学生在解答后,需要准确表述思考与解题的过程,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确定评价的能力活动表现类型    
        没有任何单一的任务能够完整评价某个特定目标,同样也没有单一的智能活动能够为评价学生的表现提供充分的证据。通常一个表现性任务包括两个及其以上的能力表现类型和问题情景。在表现性评价中,一般有口头、书面与展示三类形式。对于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一般用建议、讨论的口头形式,报告、绘图演示的书面形式。比如很多案例,要求徐萨尔收集与分析数据,并运用图表和示意图表达信息,教师在评价中需要根据这些具体展现进行评价。
        例如,基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结合“折线统计图”的具体知识,设计的《蒜苗的生长》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学生通过观察蒜苗的胜场,记录根须的生长数据,作出蒜瓣根须生长情况统计图,说说根须生长变化情况,分别计算平均数等。以上任务表现为口头与书面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展现进行评价。对于“记录蒜叶的生长”环节,同样也包含了口头与书面表现的任务,教师同样可以对此进行综合评价。
(三)建构复杂的任务评分标准系统   
        过去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一般是根据任务展示的结果进行评分。表现性评价任务需要建立系统、开放与复杂的评价系统,根据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3]。一般包括:学生表现的效果或影响,主要看学生表现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进行合理展现;二是完成的质量,体现出的精确度与组织性;三是是否表现出运用合理的方法与科学的程序;四是材料运用是否正确,完成的数量程度等。
        例如,根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在一下、二下、四下设计的《我们认识的数》,四上设计的《升和毫升》,五上设计的《公顷和平方厘米》,五下设计的《阶梯电费》等,都需要建构复杂的任务评分标准系统。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表现性任务,根据任务分析、运用的数学方法、语言组织和表达、计算准确度、完成的质量共五项指标,从高到底确定四个水平,主要是“全部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无法完成”,赋予不同的分值。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方面的平均分,加入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设计与实践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需根据小学数学中的长作业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明确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内涵以及特点,按照一定的流程,遵循表现性评价任务的标准,以此作出更为科学、系统、完善的评价,更好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置,实现教与学的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邹景.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 2020, 000(004):16.
[2]胡媛媛.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的策略分析[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201.
[3]黄肖慧. 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索[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