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平
[导读] 数学这门学科属于自然学科的一种,始终是各学科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科目

        王平
        牛杜中心校, 山西 运城 044100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属于自然学科的一种,始终是各学科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科目,而且数学知识的学习本身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小学生正是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必须重视对这一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将影响其后期更长远的学习与发展,那么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成为当前数学老师非常重视的教学问题之一。本文就针对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提出一些具体策略,希望能为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
1 低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学符号意识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分析数学符号意识的含义,应该将其拆解为两部分来进行理解与把握。数学符号是一种数学公式、概念、运算等的表现形式,通过简单直接的符号来表现深层次的内容,它包括了反映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切标识或记号,如关系符号、运算符号、字母符号等。
        所谓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通过运算符号来理解和表示数、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明确数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及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对于低段学生而言,符号意识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在他们看来,“符号”等同于简单的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结合符号“()”以及一些简单的单位符号“m、kg”等。即便如此,他们也很难利用这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数、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换句话说,低段学生的符号意识非常薄弱,而这直接影响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学习能力。如果学生在低段就能有效培养符号意识,等到中段学习大数的运算、运算律、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及高段学习数的扩充、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知识时就会轻松很多。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发展的影响,缺乏抽象思维,在低段学习中,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较为困难,而这一学段是为中段和高段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若是不能够对数学符号有效理解,可能会影响未来数学的学习。可想而知,学生在低段符号意识的养成对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培养和发展低段学生的符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2 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
2.1 数学符号抽象的培养
        抽象作为数学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认识数、运用数,在抽取同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后,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数学符号能够对数量进行记录,其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在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过程,首先就要对学生数学符号抽象进行培养。对于学生数学符号抽象的培养,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对数学概念“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生成过程进行体验,引导学生以抽象、规范的符号对表示数学概念。
        首先,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一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去体会“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认知过程,并概括相关数和数量关系的属性。例如在学习“1-5的认识”时,带领学生体会这五个数的抽象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相对独立数的概括过程,比如以“农家小院”情境为背景,提出1座房子、1只小狗、1位老奶奶、2个盘子、2只鹅等数量信息,让学生将相同的数量属性抽取出来,从1座房子、1只小狗、1位老奶奶的认识抽取出“1”这个数量属性。
        其次,要引导学生利用统一、标准的记号来表示抽象的属性。对于数量属性“1”,虽然可以利用罗马数字“1”或中国数字“一”进行表示,也可以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个性符号设计,但是因为要保证符号的间接性、通用性及美观性,只能选择统一的阿拉伯数字“1”进行抽象属性的表示。因此,为保证学生能以统一、标准的记号来表示抽象属性,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数学符号的内涵及本质。


2.2 培养数学符号识记的策略
        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识记是一个重要的认知环节,整个过程包括了对数学符号的认识、记忆、规范及辨析。在针对学生数学符号识记进行培养时,不能简单的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上对各类型的数学符号进行识别,设计有利于学生操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符号的含义进行理解。
        首先,需要重视学生对形象的感知,促使学生对数学符号进行识别,熟练掌握数学符号的读写方法。根据数学家希尔伯特所说“算术符号是一种文字化的图形”这就充分体现出数学符号所具有的形象性,比如在传说中,“+”号的产生是源于买酒人用“-”号记录卖出去的酒,在新酒灌入酒桶的时候,就将“-”号变成“+”号,或直接画出这两个符号来表示超重或重量不够。因此,“-”和“+”这两个符号常常会给人带来相减和相加的形象。除了让学生对符号进行形象性的识别,也要规范学生对符号的读和写,实现培养数学符号识记的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11-20”数的时候,知道能够利用“1”、“2”组成“21”和“12”这两个数,能够正确读出“二十一”和“一十二”,是学生深入理解数和数位组成的思维过程。
        其次,在教学过程,应积极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科学有效的操作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符号所具有的含义,便于学生对数学符号进行记忆。例如在认识“3”这个数的时候,学生可以从三只小鸟中抽象出“3”,之后将3根树木摆成自身熟悉的图形,这一过程是词义表征到动作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转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表征进行理解。总之,合理的操作练习活动是培养数学符号识记的一种手段,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对数学符号进行有效运用。
2.3 培养数学符号应用的策略
        无论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抽象、数学符号识记,或是对数学符号的应用进行培养,其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符号意识,教师需要构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和运用数学符号,并利用数学符号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操作练习,整个操作练习过程,要引导学生理解符号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符号操练过程遇到的问题。虽然单纯的符号操练是必要的,比如在5〇9=14、64〇7=57中加入适当的符号等单纯的符号操练,但也不能过多,确保学生理解符号,能够区分符号之间的关系就足以,避免学生在符号操练过程出现枯燥、乏味等不良情况。
        其次,在培养学生数学符号应用能力的时候,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号和“+”号的时候,可以经过合并铅笔、合并气球等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将某类事物合并到一起的数量问题,以加法进行计算;通过除去某类事物等生活情境体会数量的问题,以减法进行计算。总之,为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符号应用意识及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数学符号应用意识及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数学符号所具有的含义。
3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低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字符号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具体、准确的理解和学习,不断开发和挖掘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数字符号意识的渗透与引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的耐心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艳琴,宋乃庆.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测评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教育学报,2016,12(4):23-28,38.
    [2]罗秀英.浅谈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符号意识[J].南北桥,2017,23(8):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