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0期   作者:杨立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
        杨立霞
        平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平原县253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高中历史教学的难度偏高,涉及的细节要素较为复杂及多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必不可少。历史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结合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真实生活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确保学生能够产生有内外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经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体制进行改革。身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以新教改为指导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锻炼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实践以及学习成长过程之中的道德品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思想,是学生社会实践的关键品质,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历史理解、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时空观念以及唯物史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据,明确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及出发点。着眼于整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主动渗透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及思想品质,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无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比较消极及被动,学生的能动性较差。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的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沟通,个人的学习成绩大打折扣。这一点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对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反其道而行,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三观,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实现自我教育和自主反省。
        2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构建历史理论体系
        教师在展开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将知识联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转移水平。例如,教师能够比较同一个时间段的不同国家以及地域的发展情况,教师还可以比较相似事件在不一样地区造成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创建知识内容的联结,让学生可以站在全局方向去了解到历史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庞大历史观的创建。例如,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结合每一个国家的国情思考每一个国家变革的特征,还有就是每一个国家变革造成的不一样结果。学生在学习“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时候,教师可指引学生把罗马以及希腊进行联系,探索罗马帝国以及希腊之间的关系,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教师也可以指引学生比较同一时期的中国,比较其中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学生在联结同一时间以及同一地域历史的过程中,也可以整理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以及促进社会变革的因素等知识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大局观的形成。
        2.2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视频资料,降低历史知识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解历史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分析历史人物,评论历史事件,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综合能力。
        2.3关注历史解释,让学生学习各种史观
        高中阶段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高级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涉及的内容范围非常广,这也给历史教与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历史知识看似枯燥无味、杂乱无章,但是学生只要学会总结,就可以使历史学习变得非常简单。史观是对历史解释、概括和总结的结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精准定位历史解释,让学生学习、了解历史观念,可以为历史解释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历史解释和研究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许多历史观念虽然对历史的解释方式、关注点、深浅度不同,但它们都是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史学家对同一史实的叙述,或者结合不同的历史观念,解释不同历史解释、评判的出处,并带领学生分析不同史观的依据、来源和目的,帮助学生消除认知冲突,了解历史的本质,为学生解释历史、评判历史打好基础。
        2.4凸显生涯理念,培养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担当责任
        融合生涯教育来培育历史核心素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科选择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学生在对历史学科形成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要掌握关键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使命感与责任感,进而努力自我发展、终身学习,为社会作出贡献。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影像,让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爱国的热情与反帝国主义的激情。五四运动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革命指明了道路。与之相关的影像片段和史料记载,能够给予学生情感冲击和心灵震撼,历史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强烈的爱国主义与不懈奋斗的坚强品格,将会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事业与社会事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5有魂——观念的养成
        在教学达到一定深度之后,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逐步基于历史课程的一般教学特征出发,致力于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纳训练,从而让历史课堂呈现出“有魂”的一面。实际上,历史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传递了比较积极的和正面的价值观,并且直接指向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当涉及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课程特点及内涵充分发掘出来,从教学内容出发开展价值传导工作,这样的教学侧重,既是促进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做法,也是构建学生学科能力素养尤其是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学生观念的形成辅助手段,常见的做法是从教材基本内容出发,进行相应的补充说明介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让其主动建立与核心素养特别是正确观念之间的联系。
        2.6客观分析历史事件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立足于人类的发展变化,更应当从历史事件中吸取到经验教训,让我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只有通过取长补短,才能够让事物趋于完美的方向发展。要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应当引导学生们用客观的辩证的眼光来去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不从主观角度分析。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时,涉及到秦始皇的历史事件。我们知道他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对整个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位皇帝虽然创下了丰功伟绩,但是也犯下了很多错误,如焚书坑儒。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探索历史事件,分析这些历史事件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借鉴这些经验让历史进一步推动时代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打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首要的教学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明珠.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才智,2020(9):115.
        [2]林日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0):135-136.
        [3]范胜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20(45):271.
        [4]覃学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20(6):201.
        [5]谢艳.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