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
昆明市西山区实验中学 云南昆明 650034
摘要:在当前时期,社会前行的脚步逐渐加快,初中学生所要面对的压力也明显增加,一旦压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的话,则会导致其心理出现问题,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对于初中教师来说,一定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知,并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如此方可使得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幅提高,进而保证将来的发展获得更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重要性;途径
引言:若想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维护,需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广大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知,进而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完成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认知方面
(1)焦虑症。众所周知,焦虑症属于负面情绪中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在面对客观威胁时产生的过度焦虑反应,初中生中最为多见的就是考试焦虑,也就是在考试之前出现极度紧张的情况,思维变得较为刻板,认知范围变得狭窄,正常水平难以发挥出来。从研究所得结果来看,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的概率是较高的,当然,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对自身有着过高的期望,承受的学习压力过大,因而在对自己进行评价时会出现不够客观的情况,评价过高、过低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
(2)学习疲劳。常见的表现是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内心出现烦躁感,而且思维显得较为混乱。导致此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的时间过长,而且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成绩并不理想,经过一段时间后,身体、心理就会显得较为疲倦,这对接下来的学习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厌学症。少数学生面对学习表现出十分厌倦的状态,在其看来学习并不能够带来任何的乐趣,甚至导致内心非常地痛苦。
(4)学习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去观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相对低下,成绩也不够理想[1]。
1.2家庭方面
(1)关系紧张。初中学生已经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对父母的管束开始出现厌烦感,甚至会直接发生冲突,有些学生则会对怨气进行压制,这就使得压抑感明显增强。
(2)内疚心理。部分学生投入的时间较多,精力较大,然而成绩不够理想,父母并未因此对其进行批评,这就使其心中出现内疚感。
(3)单亲家庭。现代社会中的离婚率是较高的,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少完整的关爱,心理会出现问题,有些显得自卑,有些则较为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其安全感往往是明显缺乏的[2]。
1.3人际交往方面
(1)和同学、朋友间的关系。有些初中学生的个人意识较强,在和个人相处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做出正确评价,发生冲突的概率较高,而且会被他人孤立起来,这就使得个人面对的群体压力大幅增加。
(2)早恋。初中学生已经出现性意识,若不加以有效引导,很容易发生“早恋”行为。对于教师来说,要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切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引导,这样就可有效帮助学生避免因“早恋”造成的不良影响。若想保证人才培养目标顺利达成,就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加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该要掌握更为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心理特征也要有切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可行的教育方法,并要将教育理论具有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为健康。另外来说,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予以明确,确保心理辅导能够呈现出系统化,如此方可保证学生的自我认知是正面的,并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如此方可保障自身的发展速度加快,学习效果更为理想,尤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就会变得更为成熟[3]。
2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基于学生心理实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若想保证初中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能够切实解决,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知,尤其是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呈现出针对性,如此可以保证其对相关知识有切实的了解,自我疏导目标就能够切实达成。比方说,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早恋”问题的话,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方式予以解决。学生在听取讲座之后,其就能够明白“早恋”的危害,进而主动避免“早恋”行为,而且在和异性相处时能够秉持正确的认知。切实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得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人格,身心成长更为健康[4]。教师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讲座的重要性,通过其可以使得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切实的了解,以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教育效果自然就会有大幅提高。
2.2增设心理健康课程
由于不少的初中学校并没有设置心理健康学科,这对教育效果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因而要对此种情况予以改变,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可保证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丰富。将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使得学生对个人心理的实际状况予以准确判断,进而利用专业知识来帮助自己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如此就能降低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心理疏导目标才能够切实达成[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得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个人的心理素质会有大幅提高,这样一来,就可保证学生拥有更强的自我疏导能力。学校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所在,而且课程设置也要呈现出系统性,如此才能确保学生对心理疏导方法数量运用,身心发展也更为稳健。
2.3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
通过集体活动可以使得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得以疏导,而且对其身心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学校来说,应该要对学生心理有切实的了解,进而组织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展开良好的交流,这样就可使其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并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当学生能够形成集体荣誉感后,其就会主动和他人进行交往,相互间就可构建起良好的友谊,这对其身心成长也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2.4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教师要对班级环境的创设予以重点关注,这对学生心理成长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模范作用,确保言行符合规范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减少出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能够将自我管理做得更到位。教师在对环境进行营造时,要确保教学更加的愉悦,如此可以使得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学生如果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可以保证班级环境更加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其人格成长自然就可更为稳健,发生抑郁、焦虑之类的负面心理可以显著减少。
2.5注重家校间的合作
为了保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具有实效,家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两者间能够形成紧密关联性方可对学生心理有切实的了解,进而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法予以疏导。只有通过家校间的合作,家长才能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不再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而是时刻关注孩子的感受与想法。家长通过参与学校健康讲座学到的知识,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与疏导,使孩子得以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家长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沟通,教师在家校合作中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初中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心理辅导,要讲求实效,要把教育形式和辅导内容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感受到安全感、快乐感和依恋感,尽可能地减少各种负面心理和问题行为的发生,达到维护和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楠.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30-131.
[2]王德辉.培养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2):136-137.
[3]尚海丽.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林区教学,2019(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