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法模型理论下泰国汉语学习者动趋式教学设计 ——以V+来/去为例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莉佳
[导读] 本文以Goldberg 提出的用法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用法模型,
        李莉佳
        泰国艺术大学
        摘要:本文以Goldberg 提出的用法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用法模型,针对泰国中级汉语学习者的动趋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以《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为教学内容依据,结合泰国汉语学习者的特点设计出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教学以及练习三部分,为动趋式在泰国的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用法模型 动趋式 教学设计               
               
一、选题缘起
        在传统的汉语教学和学界研究中,对泰国汉语学习者词汇偏误的重视程度较高,研究成果也较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法也是泰国学习者的重要偏误之一。在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来看,语法的偏误有时候比词汇偏误更加难以纠正。笔者设想是否可以从认知语言学中的用法模型出发,在教学阶段将语法的形义结合设计一种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语法偏误。
        对于动趋式的选择是源于笔者收集了900份泰国学生的语句错误,这900份语句错误包括了词汇、语法及语篇错误。发现动趋式的偏误数为48例,这已经是较高的偏误比例。所以笔者以动趋式为教学设计的对象。

二、术语界定
        动趋式:本文才用动趋式而非趋向补语,是根据构式语法理论中的构式(即形义结合)为句子的基本单位和句子的主要组成。也是为了避开转化生成语言学中的动词中心论,即动词为句子的核心。Langacker(1987)年发现了转化生成语言学配价理论的不足,认为动词和其他成分为依存关系而非支配关系。趋向补语体现的是趋向动词对动词的补充,这种称谓与本文基本理论相悖。如:
        他走过桥。
在这句话中,我们并不能认为走是句子的核心义,不用“走”这个句子仍然成立。但是,不用“过”这个句子就是错误的。所以本文采用王寅(2011)提出的动趋式而非趋向补语这一概念。
        用法模型理论:这是认知语言学中构式语法下的一种模型理论,是由Goldberg(2006)提出的。用法模型倡导“所见即所得”原则和“表层概括假设”。大力倡导从语言输入、语境归纳、通过训练学得的方法等着手研究构式和概括的习得问题。(王寅,2011)

三、教学准备
(一)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拟设定为泰国艺术大学,大二的学生。学生水平应在HSK4级左右,掌握了2000词以上。
(二)教学内容
     泰国艺术大学采用的是《博雅汉语》系列教材,动趋式出现在《博雅汉语 初级起步篇Ⅱ》第六、八课 。而含有来/去的简单动趋式出现在第六课。
        结合《博雅汉语》和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中关于动趋式的内容,本文总结出以下V+来/去动趋式语言点的教学内容。
1、V+来/去的句法形式。V既可以为普通动词,也可以是同为趋向动词的过、起、上、下......。当V同为趋向动词时,要遵循先大后小、先远后近,先过程后结果的原则。
2、V+来/去构式中名词的位置。处所宾语位置为:V+O+来/去。普通宾语的位置为:V+来/去+O。
(三)教学原则
     结合曹贤文(2008)《从认知语言学用法论模型透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Goldberg(2006)年的用法模型理论,本文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则:
1、重视归纳教学法。根据用法模型理论的所见即所得原则,要先给学生语法构式结构的范例,构式结构的范例一定要选取普遍常用例句。
2、在“做中学”“用中练”,同样根据用法模型中的所见即所得原则,语言知识来源于语言的使用。在教学和练习中,要给与学生相应的语境以及大量的交际练习。
3、严格纠错。曹贤文(2008)提出,通过改错提供语言反例和语言结构的协商澄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从而为学习者正确表达和概括语言规则提供帮助。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及复习
         在学生的动趋式偏误中除了母语的负迁移,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目的语负迁移,所以先对来和去进行复习。
         来表示向着说话人运动,可以用简单的图片复习
     
(二)V+来/去教学
        V+来/去的教学分为两步,首先教授V+来/去,然后加入宾语。教学的方法使用图片和典型范例相结合进行教学。如果使用动图或视频,效果会更好。下文以V+来为例进行展示:
        首先,教师展示动图或视频,“我”在楼上,小明在楼下,然后小明上楼。下面出现例句小明上来找我。典型例句应展示五句,让学生归纳句型V+来。
        然后,教师展示同样的动图或视频,在展示典型例句五句。让学生归纳V+O+来,并问学生宾语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会回答宾语均为地点。
        最后,教师展示“我”拿一本书的视频或图片,然后出现例句我拿来一本书。典型的例句同样为五句。让学生归纳V+来+O,并回答出宾语为除地点外的其他普通宾语。
(三)V+来/去练习
     V+来/去的练习可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看图片练习,如《博雅汉语 初级起步篇Ⅱ》第六课的课后习题,展示图片然后选择词语造句,
2.看动作猜句子,如一位同学看词牌做动作,另一位同学或其他同学背着词牌,猜词牌中的句子。
3.交际练习,如给学生一个故事背景,客人上楼来我家,让几个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或者教师设计对话练习,和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在语境中进行交际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培养学生的动趋构式的使用意识。

五、结语
         本文V+来/去的教学,是根据用法模型理论进行的设计。尚未通过教学实验,验证此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对其优势和劣势也尚未知晓。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预判此教学方法在进行的过程中会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母语和目的语的负迁移仍会存在,导致学生出现偏误。二、学生的配合度较差,泰国学生通常较为内敛,在归纳和练习过程中可能较为被动。三、范例的选择标准尚未确定,不能保证教师选择的句子为动趋范畴中的原型。

参考文献:
1.曹文贤,用法论模型及其视角下的汉语和汉语习得的研究[D],南京大学,2008.
2.朱旻文,汉语构式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4).
3.史有为,认知方式与二语养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8).
4.牛儒雅,基于用法模型的探析及应用:认知语法视角[J],外国语言文学(1).
5.安礼艳,基于用法模型构建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D],西南大学,2009.
6.孙斐,构式化视角下的动趋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7.王寅,构式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11.
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
9.施春宏,汉语构式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