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合作模式下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0期   作者:饶红菊
[导读] 我国0-6岁的儿童数量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五分之一,
        饶红菊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幼儿园   723600
        摘要:我国0-6岁的儿童数量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五分之一,农村学前教育之间的利益关涉,国家、村落、儿童成为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价值主体,而农村学前教育更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其重要体现就是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即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但其师资力量却相对匮乏且专业发展相对薄弱,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进而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学前教师资源配置情况严重影响着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且质量较高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关键和前提,但教师教育改革应时刻关注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水平也是当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协同合作模式下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合作模式下;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
引言
        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乡村幼儿教师不断专业化的过程,是乡村幼儿教师个体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习得学前教育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精神与智慧,实现自我完善和专业发展的成长过程。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对教育事业负责,也是对自我负责的内在要求,虽然得益于多方面的助力,但更是生命自觉的结果。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涵养、释放、升华,教育理想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生成,离不开专业发展这一重要的媒介。对于乡村幼儿教师来说,只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生命变得更有力量和更有意义,才会提升专业发展的可能性。
一、研究背景
        1.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所需
        由于各种学前教育文件的出台,这一领域的事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充足稳定健康幸福的幼儿教师队伍。纵观近年来学前教育界热点话题,都给幼儿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幼儿教师工作幸福感体现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是新时代积极健康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是幼儿幸福童年的保障,幼儿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最应该让幼儿拥有的也是美好与幸福。因此,探讨幼儿教师工作幸福感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亟待重视。
        2.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所趋
        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逐渐加大,这一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充。在这样的状况下,创建优质的教师团队显得尤为必要。同时,相关研究者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幼儿教师工作幸福感既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性评价标准,也是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较高的工作幸福感能够给幼儿教师带来更加愉快和充实的工作体验,在一个充满幸福感的工作环境中,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更多的工作价值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在强调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推进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今天,提升幼儿教师工作幸福感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现状
        1.政府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财政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培训制度保障困乏
        从相关调查中可知,教师培训所需要的投入不是一项短期工程,相反,这是一项需要持续不断投入的庞大工程,这就需要国家方面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如果政府下发了专项培训资金,新一轮的问题也将随之诞生,如:培训资金如何划拨,划拨比例可行性的标准如何制定,如何确定培训资金的流向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培训资金的作用就无法彰显,资金投入的比重过少,对于培训经费的管理也不明确。


        2.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脱离幼儿教师实际需求,忽视幼儿教师专业阶段的发展
        培训内容具有局限性,缺少针对性并且形式具有单一化,与农村幼儿园的实践教学相对脱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职后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中,幼儿教师却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进而容易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对专业发展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等感到无力,甚至有不满的情绪,这样就大大减弱了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效果,长此以往,难免会降低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热情,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一次培训下来,幼儿教师还无法明确本次培训的重点是什么,实际应用的水平很低,实效性不高,有的培训方式枯燥单一,让幼儿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培训当中去,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三、协同合作模式下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重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经费政策向农村倾斜改善了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但没有兼顾到乡村幼儿教师的层次性及其所处地区的差异性。为了稳定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促使乡村幼儿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国家要因地制宜,兼顾地区差异性,加大经费投入数量和投入的合理性。提高乡村幼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其基本生活,鼓励乡村幼儿教师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达到提高工资水平的目的。
        (二)加强职业引领
        应加强在校师范生的职业引领,开展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升师范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发展农村教育的内在驱动力。针对当前乡村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具有不稳定性等问题,在职前培养阶段应加强师范生对乡村文化的认识。鼓励师范院校学生在进校之初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乡村情怀教育、乡村文化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师范生的乡村文化体验和乡村教学实践。对于扎根农村教育的学生开展后续的跟踪指导,对其开展阶段性的职业培训,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三)提供各项资源支持
        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避免占用幼儿教师过多的个人时间,保障教师的学习时间。幼儿园应该为共同体活动创造空间支持,考虑到实际操作性,可以开放部分某些时间段空闲的办公室或功能室,增加教师彼此见面和交谈的机会。除了现实场所以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发如QQ、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这种以网络为媒介的虚拟交流平台以补现实场所中不足。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是促进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儿园应该加大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资金投入,奖励表现优秀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或成员,以此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国家、地方、高校、幼儿园、乡村幼儿教师个体等层面的协同合作。国家层面,需完善乡村教师教育体系,加大政策资金的投入;高校层面,需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课程设置的“本土化”“区域化”;幼儿园面,需革新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搭建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平台。此外,乡村幼儿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学历水平,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协商对话能力。在国家、高校、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模式下建立“国家重视+区域扶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促进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振兴乡村教育。
参考文献
[1]田兴江.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曹楠.生态学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3]崔奇珩.U-S合作视角下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9.
[4]王光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8.
[5]刘军豪.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