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 李彩霞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弥补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漏洞,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李彩霞
        大悟县礼山学校,湖北 大悟 43280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弥补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漏洞,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数学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而,通过对小学数学作业布局的线下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数学作业仍然太多,数学作业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为有效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改建措施
1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数学作业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所以每一个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有一些认真听讲的学生可能对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数学知识点很轻松就吸收了,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也能轻松跟上教师的教学效率。然而,一些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和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进行数学作业练习过程中很吃力,而且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数学作业设计的一致性,数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容易处于落后状态,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不能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因此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
1.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缺乏创新
        数学不同于其他记忆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因此,学生不能死记硬背数学题目,而是通过掌握必要的数学计算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向来解决数学问题。但是目前很多学生的小学数学作业没有创新性,只通过例题解决相关的类似问题,增加了过多计算题的比例,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思维训练。反而会在计算题目上耗费大量的时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会极大的消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3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作业量较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教师仍然重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仍然注重小学数学作业的作业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严重占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小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基础阶段,调节情绪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如此高的压力下,他们不能有效地缓解情绪,但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这容易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同时也无法提高他们的综合数学能力。
1.4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脱离实际生活
        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发现,小学数学定义的讲解和题目的计算帮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例子理解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忽视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小学生日常生活丰富,性格活泼好动。因此,小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环境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力。
1.5小学数学作业涉及缺乏趣味性,形式较为单一
        通过对部分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安排,可以发现数学作业的设计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很多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会把作业限制在写作上。虽然方便老师批改作业,帮助老师掌握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心态,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同时,小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基础阶段,年龄小,不能快速理解抽象的数学公式和应用方法,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很为难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这门学科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2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2.1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对于数学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但是,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数学作业。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把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作为作业设计的参考依据之一,最好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对于一些“悟性”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难度系数高的相关数学作业。比如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展开相关难题,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拓展知识面,根据教材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难度系数低的基础作业。比如让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背数学定义或者背公式。这样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差距,既保证了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又有效缩短了学生之间数学成绩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
2.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等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不要给学生太多接触周围环境的机会。解题时要注意方法,避免学生重复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味问题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培养孩子数学学习兴趣,避免孩子对学习数学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数学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和安排作业,不仅可以使小学数学作业安排更加生动,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水平。
2.3减轻作业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减少数学作业布置的作业量,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量,而是要求教师从过去的教学经验中学习。削减了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出现过多的重复计算题目和基本记忆题目,增加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创新题目,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小学生日常生活丰富,对周围的一切都有很高的好奇心,所以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加入生活中有趣的元素。既避免了小学数学作业的枯燥安排,又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还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有效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真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4教师要正视学生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仔细地进行批改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数学作业时,大多侧重于书面内容,但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被数学所排斥。同时,教师不重视非针对性的数学作业的批改。一些教师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只通过简单的对错方法来衡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情况,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数学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方式,掌握学生具体的知识学习情况,及时批改问题。作业题目是否正确,只能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时鼓励学生,让学生通过作业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漏洞,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从而有效缩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差距;其次,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要加强多元化设计,通过兴趣和生活的结合,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曹庭利.优化数学教学环境,提升数学教学质量[J].读写算,2020(03).
[2]林晓霞.核心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