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兴龙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401120
摘要:微课是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一种主流,其精简、趣味的教学方式大大提升了整体授课质效。本文围绕小学年级段数学学科教学展开探讨,分析探讨基于微课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文章对微课的应用原则作以简单概述,指出微课应遵循趣味性、精简性原则,并落实“生本课堂”,在此基础上从课前导入、课中教学、教学拓展及课后复习等四个方面阐述微课具体的应用举措。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生本课堂”
引言: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能力、认知培养和发展的萌芽时期,科学合理的引导与启发能够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认知思维,数学学科在此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数学课堂略显枯燥单调,学生课堂专注力不足,导致整体教学实效不足。微课的介入为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其精简、趣味,符合小学生特性,教师应积极应用,打造教学新模式。
一、微课应用原则
微课的优势不可否认,其能够使得教学更高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第一,趣味性原则。由于教学面向的是小学生,需要趣味性的内容去吸引学生,所以,在应用微课时,要多融入趣味性元素,课件的制作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以保证其吸引力;第二,精简性原则[1]。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大量的内容会使得其学习疲惫感加剧,不利于其学习。教师在进行课件的制作时要尽可能地精简,以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第三,“生本课堂”。微课亦要遵循“生本课堂”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切忌不可长篇大论地讲解,要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二、微课具体应用
(一)课前导入阶段
课前导入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巧妙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保证课堂顺利进行。微课趣味、精简的特点可以用作课堂导入的利器,以吸引学生,为课堂的流畅进行提供保障。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兴趣及教学内容制作精简、趣味的课件,在课前五分钟用多媒体播放,一方面使学生收心于课堂,另一方面使学生快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一个课前预习的目的。以《图形的旋转》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实际生活中一些图形旋转的实例或一些颇具趣味的图形旋转,如,摩天轮、自行车、风车等等,让学生对图形的旋转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同时,趣味、形象的旋转实物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依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二)课中教学阶段
数学学科在内容方面相对抽象,单纯的讲解所取得的成效相对暗淡。而微课可以将这些相对抽象的知识点单独讲解,以形象、生动、具体的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其快速理解。以这种方式来代替教师讲解,一方面可以是学生摆脱依赖教师的陋习,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其自主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对其日后数学学习十分重要。以《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学习为例,在这之前,学生所计算的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多是三角形、矩形等图形,对于圆有点不知所措。圆的周长的计算、面积的计算比较特殊,需要使用π这个参数,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以理解其中缘由,此时,就可以利用微课制作相应的动画,将圆解剖,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学习。
(三)教学拓展阶段
适度的课堂拓展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对其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给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数学学科,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合力拓展对学生数学思维、应用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而在以往的拓展环节,教师多是一笔带过,拓展的实质性作用暗淡。为此,可以借助微课来优化课堂拓展环节,使得拓展更具体、更形象、更全面,对学生学习和思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上述谈到的圆的学习为例,其中涉及到有关圆的历史与发展,但教材中对此也只是做了简短的介绍,并不详细具体。此方面可以借助微课进行拓展,将圆的发展史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探究意识与能力。。
(四)课后复习阶段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学习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普遍偏弱,其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深化,但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这一点较难实现。而应用微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录制好的微课分享给学生,学生在家里也可以学习,反复观看,进行课后巩固复习,深化学习[2]。以上述谈到的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为例,在引导学生课后复习时,将课堂侧重点录制微课,分享给学生,并与学生家长沟通,督促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进一步深化学习。
三、结束语
打造趣味、精简、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务之一,微课可以有效助推这一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要正视微课,将其合理应用至数学课堂,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精简性原则,并落实“生本课堂”,充分发挥微课功效,契合学生特性,从课前导入、课中教学、教学拓展及课后复习等多个方面展开应用,以打造全新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孙靖.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3):152.
[2]邬玲. 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J]. 新课程(中), 2019, No.491(08):4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