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中武术课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梁焱
[导读] 目前教育部提倡武术进校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化,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武术与校园“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梁焱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摘要:目前教育部提倡武术进校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化,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武术与校园“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小学武术校本课程所重视的武德教育:忠、勇、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文化的精髓,将武术作为载体,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对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开发已针对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对小学武术校本课程进行优化研究和推广,通过体育课进行实证研究,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了机能水平,促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创新了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武术;校本课程
1.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目标
        依照小学的课程开发原理,课程目标主要来自于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校园外当今时代的研究。校本课程的定位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高度、深度和宽度。武术在小学校本课程指导思想是: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达到身心愉悦使其健康快乐成长。在明确的指导思想下,确立了通过学习武术的方式,使学生在练习中华武术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传承,与此同时锻炼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课程目标。
2.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
        在武术课中,按学生的年龄段来学习动作,让孩子在开始阶段,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其武术仁、义、礼、智、信等品质得以传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
3.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健康目标。
        学习完此课程后各项指标得以提升,强化体育健康知识,了解如何评价武术动作。加强创新、实践能力,拥有该项技能特长,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加强与人交流、团队合作。
4.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原则是指小学武术和校本课程的认识,在开发武术校本课程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和质量等。体育教师在开发中起着主要作用,既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又要以原则为基准,只有二者融合,才能避免课程开发的随意性和无效性。才能确保合理性、适应性、特色性和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科学性,从而才能更好的在校园内发展。
5.小学武术校本课程设计
5.1课程任务设计
        学习武术基本功。然后在将武术与体育健康融合,从而形成一套独有的武术课程体。
一、课程任务
        1.知识任务 技能任务 德育任务
1.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中心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的原则,着重人文素养的提升,加强活动竞赛的成效。
1.1课程内容设计
        武术基本功是基础,是练习武术的基本保障。它有针对于人体各功能器的提升,有明显的内外兼修的亮点。
        手型;拳、掌、勾;
        步型:马步、弓步、扑步、歇步、虚部;
        组合;马步变弓步、马步变弓步冲拳、弓步变仆步冲拳、仆步穿掌等动作;
        腿法:弹腿,蹬腿,踹腿,正踢,里合,外摆,侧踢,单拍脚,里合击响,外摆击响等。
1.2课程结构:
        人文素养+活动竞赛+趣味课堂
2.课程管理设计目的要求
        为了使武术都能得到传承,小学阶段进行武术的学习与演练,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身心提升。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小学体育当中来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3.教学内容确定
        考虑到孩子们的水平,既要满足教学,又要结合实际,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必要的。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就可以适当的提升一些难度。
4.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原则上由武术专业的老师担任。
        2.指导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写好教学计划,设计好内容、把握进度及更好的教学方法。
        3.指导老师每次武术课上、课中、课后指导学生。
5.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依据教学要求完成练习。
        2.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主动提出困惑。
        3.应服从指导,尊敬师长,遵守纪律。
1.武术套路实施的内容
1.1武术套路实施内容
        第一至第三课次主要是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第四至第六课次主要是武术的跳跃性练习。
        第七至第九课次主要是武术的组合性练习。
        第十至第十二课次主要是学习基本拳术练习。
        第十三至十四课次主要是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完整复习。                        
2.学习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和总结性的评价,以趣味为主要教学方法手段,在武术授教中渗入弟子规,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评价以鼓励性为主,测试为辅。
2.1每课评价
        (1)正常评价:评价的范围是前一次课的进度。课后一分钟,考核部分同学,动作熟练、路线正确、动作清晰、劲力顺达,即可满分。
        (2)特殊评价:无法达到要求的同学,都交给由武术老师课间休息时给予辅导。
2.2学期评价:
        评价内容为两部分:符合标准就给予奖励。如能自编武术套路,就颁发创新等级证书奖励。
2.3弹性评价:
        结合学校开展的相关体育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了解学生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结论与建议
        武术教育不仅是强身健体,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武术课程校本化是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对小学阶段教育,应符合国人体质的特点,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当代社会环境下我们应当把握好资源大力发展武术项目的校本化研究和开发。在进行校本化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该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学校提供的平台最大化的完成校本教研项目。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广武术教学,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罗跃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上武术课的兴趣[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韩国强,张仁军.“4环节”成就和谐武术课堂[J].体育教育.2012.9
[3].浅谈如何将武德教育贯穿到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张文宏??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第08期?
[4].丁传伟. 北京市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 ].运动,20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