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教研与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 缪华清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在“同步课堂”探索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缪华清
        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     355000
        
        【摘 要】“同步课堂”也叫远程专递课堂,是指利用网上同步上课的方式,使边远地区上不齐课、上不好课的农村学校与拥有相对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中心学校同上一堂课,让城里的教师和乡下的孩子直接进行交流,让城里的教师和边远乡村教师直接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破中心城市和农村学校的空间距离,提升边远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在“同步课堂”探索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关键词】同步课堂;教研;教学实践
        “同步课堂”也叫远程专递课堂,是指利用网上同步上课的方式,使边远地区上不齐课、上不好课的农村学校与拥有相对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中心学校同上一堂课,让城里的教师和乡下的孩子直接进行交流,让城里的教师和边远乡村教师直接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破中心城市和农村学校的空间距离,提升边远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县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尤其在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同步课堂”作为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探索项目,在国内的试点工程在不断启动。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简称我校,下文同)作为“同步课堂”试点学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打造“智慧校园”,将“同步课堂”教学列入学校教学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创新教学帮扶机制,加大教学帮扶力度。两校教师教师同步教学、教研、质量监测等,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用、合作共赢,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基于视频录播教室的“同步课堂”教研与教学实践方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学校选定各科教学能手负责“同步课堂”教学任务,除了语、数学科外,还选取了结对学校相对薄弱的英语、音乐、科学、道法等学科,确保了“同步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我校优质资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步到被帮扶学校,使两校学生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两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监测,让被帮扶学校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1.实现区域内公开教学
        基于录播教室同步课堂实现了在一个区域内的公开教学,实现了区域内师生异地同听一堂课、同评一堂课。一位教师可以做到多班同时授课,减轻了教师授课负担,增加了教师研究课堂授课艺术的时间。
        2.实现互动式直播、点播教学
        录播教室最大的优点就是支持全自动录播方式,即可以一键操作自动完成视频的录制,通过网络服务器进行视频直播和点播,能和对口学校课堂教学对接,实现交互式教学。各班级可以方便地有选择性地点播网络课程,实现自主学习,不再像原来一样固定时间统一进行被动式学习。新型的教学方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实现了异地师生交流、互动、资源共享。
        (二)常态化地开展活动,保证资源库的建设
        为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借助互联网技术常态化开展“同步课堂”活动。
        1.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开展
        学校制定出了“在线同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计划和方案”,每周都安排基本功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老师利用在线同步课堂设备与对口学校进行互动教学,并将这样的教学常态化,很好地解决了对口学校薄弱学科的教学,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此外,同步课堂打破了传统教研模式,改变了小学科教师少,平时难于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的局势,实现了异地同步互动。


        2.资源库建设保证常态化开展
        优质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的教学资源。我校课题组加强资源库建设。一方面从互联网上获取。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开发自己的校本教学资源。老师们将平时积累的如:优秀教师教案、课件、活动视频等资料上传到资源库中。其次,通过“同步课堂”的录制功能,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录制下来,制作成课例,作为校本教研的素材。教师可通过镜头回放,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优化。通过对这些课堂实录的研究,剖析解读,挖掘亮点供大家学习参考。资源库的建设也便捷了同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快捷地获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3.考核激励促进常态化开展
        为了提高教师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此项活动的常态化,我校采取了“考核挂钩”制度,教师“同步课堂”开展情况由本校和对口学校双方考核,同时,教师开展“同步课堂”情况与年终绩效考核、与先进班级评比、同步教学课评奖、年终的量化挂钩,以此激励授课教师,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热情,促进“同步课堂”活动常态化开展。
        通过“同步课堂”活动地开展,一方面实现了“同步课堂”教学常态化、教研经常化、交流定期化,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丰富了校本教学资源库,保证校本教学资源库的质量。同时,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
(三)构建新型教研模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构建新型网络教研模式
        同步课堂齐共享,同步教研共成长。我们积极构建新型的网络教研模式,建设具有特色的远程视频会议教研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两校同步教研、异地研讨等教研活动。
        学校进一步完善同步课堂运行机制,搭建学科备课、教学平台,借助互联网实现两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常态化。根据实际情况和课题的需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如联谊体验活动、横向交流活动、专家指导活动、专题研讨活动等,为课题实验服务。两校老师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教学设想,在互联中互动、互通、互助,有提问,有解答,有共鸣,有沉淀。
        2.促进教师角色与教育方式的转变
        同步课堂教学刚开始进行时,部分教师因为不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及信息水平有限,课堂效果不太好,学校及时组织专家,信息化能力强的教师深入“同步课堂”听课诊断、进行技术指导,为教师答疑解惑。经过努力实践,每一位参与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与两地学生有效“互动”,保证“同步课堂”的“同步”性、先进性。
        3.在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成长
        利用学校的“学科论坛”的平台开展课题研讨,同步课堂教学领导小组以“同步课堂”教学为契机,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要求参与“同步课堂”上课的教师每次上同步课堂前,首先与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商讨以“同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精心地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具学具、学习单等。然后反复磨课、评课、修改,最后打磨到教研组长认可、自己满意的情况下才正式约课、开课。课题组成员磨课、研课、观课、评课共同研讨反思,共同进步。
        “同步课堂”教学应用研究小组,组织了“同步课堂”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学习心得交流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请教研员及名师作指导。把校际和教师间的交流作为一种“同步课堂”教学实用的提高方式。
        “同步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让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校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式,让“同步课堂”真正让孩子们受益。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本文系宁德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研究课题“基于视频录播教室的同步课堂教研模式与教学实践研究”(2019EI059325)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