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李爱子、张明选、姬俊华、孙飞、王华明、郭小丽
[导读] 对于学生学习状态差的情况,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案,与学生一起挖掘和研究初中的数学知识,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分析,从而总结出新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初高中的过渡期,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1]

        李爱子、张明选、姬俊华、孙飞、王华明、郭小丽
        淮阳区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初衷而言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衔接上的不当导致学生难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因此,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随着课程的进展,教师要重视,给学生适应的时间,减少学生的压力,使他们学习起来较为流畅,从而自然地过渡到高中数学课堂。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主动,深化教学改革,使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产生联系。作为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衔接改革的重视程度,促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衔接情况,改变教学思想,使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对于学生学习状态差的情况,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案,与学生一起挖掘和研究初中的数学知识,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分析,从而总结出新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初高中的过渡期,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1]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一、初中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不同
1、环境的不同
        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初高中校园环境的差异。这个时候,学生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同学,不熟悉的教材和知识,不可能马上就融入进来,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并且,学生在经历了紧张的中考后,还处于一个较为放松的状态,在刚进入高中的学习中没有足够的紧迫感,部分同学会在暑假参加预科班的学习,这时,高中较为抽象的知识,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感,学生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不佳。
2、初、高中数学解题思维不同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几何部分以平面几何为主,教师不怎么讲到立体几何的知识点,并且初中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密,较为散乱,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解题技巧要求不是很高,学生在进行一般的解题时,只需要顺着公式或者案例进行推算就可以。但是,高中的数学解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学生进入高中生活后,学习时,要注意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掌握数形结合和等价转换的数学思想。
3、初、高中知识难度不同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初高中的数学教材都进行了一定的改动,但是这两个阶段的数学内容改革程度依然存在差异。相对高中教材改动程度来说,初中数学的难度降低幅度较大,这就拉大了两阶段教材的难度差,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更强,并且注重学生的立体思维培养,增加了初高中衔接难度,使初中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困难。
4、课程标准存在差异
        对初中课标和高中课标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共同点是两者之间都提出了"四基四能"的要求。在具体要求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初高中数学在知识点涵盖范围方面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必然性的,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不断成熟,能够学习更有深度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知识会不断进行拓展,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5、初、高中学习方式不同
        初中数学知识较为简单,而且知识点少,因此教师有精力帮助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发放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勤加练习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而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多而难,教师没有太多精力进行总结。

因此,初中阶段的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面对没有人给总结知识点时,感到无法适应,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
6、教学方式上尽量的差异
        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且课时充足,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探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某个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之后,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的训练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于知识量巨大,习题类型不断增多,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反复练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学习无从下手,影响了学习效率,也产生了相应的学习障碍。
二、进行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措施
1、开展趣味性衔接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要勾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另外,在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喜好,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
2、深入分析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高中教师在联系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本质,从而分析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迁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数学知识进行延展,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学生形成多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3、明确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特点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未曾掌握之前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则很难以理解新知识。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打牢学生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温故知新的环节,让学生回忆所学的基础知识,并且以基础知识展开新知识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区分和比较,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精准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相关解法时,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已经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4、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习内容较少课时较长,教师到时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不等式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不等式的基础解法,而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教学时,应当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掌握。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并且加以应用,能够让学生学会在式子变形和转换过程中用另外一个数字进行解题和运算,通过这样的方法强化学生对于相同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便不再需要进行重复的训练与练习且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综上,在进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初高中教学的特点,以及初高中教学的不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特点,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使学生通过教学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目光要放在学生的以后的发展上,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策划时,要认真思考初中数学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作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联系,多花些时间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进度,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取得良好的学科成绩。[2]
参考文献:[1]曾宏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8
[2]李志坚.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
2020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立项编号:zkjy20024012)研究成果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