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任晓曦
[导读]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配合音乐律动及创建情境展开教学这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相关策略。
        任晓曦
        安徽省淮北市淮海东路学校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合唱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活动,对小学生来讲,歌曲合唱不仅可以引导他们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小学音乐课堂是传播美好音乐、美好情感的大舞台,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合唱的积极性和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运用恰当的方法提高合唱效率。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配合音乐律动及创建情境展开教学这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落实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音乐教学不需要学生投入过多的脑力劳动,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乐感、建立学生的艺术观。在新课改要求中,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仍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很多小学生认为音乐课堂就是用来放松的,上课态度并不认真,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合唱教学工作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提升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果成为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
        1.1音准问题显著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一个合唱团,只要有一个学生的音准出现偏差,整体的合唱水平就会大打折扣。毕竟对合唱来说,团队演唱的整齐度是最重要的,这是合唱的核心。另外,音准问题显著也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包括节奏感和情感的抒发等。一个优秀的合唱团队需要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合唱技巧,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对合唱整体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因此,音乐教师在具体的合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姿势,这是帮助合唱团队打造整齐美观、塑造良好团队状态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还应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像加强呼吸训练,使合唱达到有机统一,在实际训练中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
        1.2音乐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当前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合唱教学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难度较大,从而不愿意教授合唱歌曲和技巧。而且当前大部分小学缺乏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几乎不会聘用专业的音乐教师,一般由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单纯的唱歌教学或者音乐欣赏。由于这些教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学习以及教学训练,自身不具备相关的音乐素养,缺乏音乐知识的储备,难以发挥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也不愿意教授类似合唱教学这种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合唱教学的出现机会较少,难以发挥出合唱教学的效果。
        2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的对策
        2.1全方位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掌握唱法
        合唱的基础是学生个体初步掌握唱法,再以集体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唱法技巧的练习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要先对每个学生的歌唱特点进行了解,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歌唱情况,再引导他们由哼鸣练习起步,从轻声唱法开始学习。如此,以基础性技巧为引导将合唱教学重点逐步深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团体的合唱水平,使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正确的唱法不仅能使个人和集体的合唱水准有效提高,对学生的声带有保护作用,而且对声音的音色、音调、音量、音准等的调控是很关键的。确保个人歌唱的稳定性才能为团队合唱提供更牢固的基础和更平稳的贡献率。基于以上分析,小学音乐合唱指导教师应全方位地熟悉学生,摸清其唱法特点,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唱法,为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合唱教学中,为了对合唱团队进行初步定位,笔者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唱法和声部特点进行明确,可以让学生单独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演唱情况,明确他们的声部特点和与其相匹配的唱法。

从大家的独唱中,可以初步划分出合唱团队中的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以及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初步了解这些,才能在合唱演奏时合理地排兵布阵,让每名学生都处在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2.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语,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年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时要采取通俗的、充满关爱的语言,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从而让学生愿意和老师相处,对老师有信任感,这样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会更加的集中。第二,教师要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校往往有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模拟情境和展示乐器,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乐器,从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查找优秀的教学案例,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来进行整理规划,从而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更好的教学质量。第三,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养,要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在合唱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应给予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合唱的动力,让学生的音乐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3强化发声训练力度
        合唱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发声训练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训练力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具备更强的合唱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技能培训标准,对学生逐步进行教学,提升其演唱能力。不同阶段的学生嗓音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正处于变声期,如果嗓音的使用方式不恰当,不仅会对合唱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对其自身健康产生伤害。教师需要从学生嗓音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音域、音量等方面为其提供指导。教师还需要告知学生在饮食方面也要作出控制,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降低对嗓子的损害。而且教师在教学中需告知学生最佳发声方式,帮助其调整气息,改善小学生的音乐合唱技巧,提升合唱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进行声部调节,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合唱部分的工作,并且欣赏其他声部的演唱,从而在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合唱歌曲的美感。
        2.4充分配合音乐律动,培养学生乐感把握能力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音乐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声音,在开展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借助听和唱的基本形式,只能片面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直观感受能力,却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基础感知能力。学生只有借助所有感官感知方式,才能够有效地掌握基本的乐感,有效地融入学习内容的演绎。与此同时,在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乐感,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
        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是音乐的重要展现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集体观的有效途径,故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愈发重要。合唱技巧难易有度,学生能力高低有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从基础到高难度技巧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提高水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合唱训练中提高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在音乐学习中提升艺术修养,从而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搭建优质的施展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悦宁.探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11):224-225.
        [2]滕冬珍.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20(7):127.
        [3]刘晓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模式探析[J].北方音乐,2020(7):194-195.
        [4]董刚.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及意义[J].戏剧之家,2020(9):181.
        [5]汤颖.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9):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