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张利荣
[导读] 语文是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的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的身心品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张利荣
        新疆乌鲁木齐市103中学 831400

        摘要:语文是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的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的身心品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初中语文中,一方面可体现出语文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因此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单一、教师教学素养不足的现状和渗透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深入剖析教材中富含的传统文化资源,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语文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几千年一直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需深入学习、传承和弘扬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其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品质,对于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下,传统文化渗透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对文化的弘扬、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针对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策略是当下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心理发展关键时期,适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增强主体性、民族自豪感。首先,语文学习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发扬,可促进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美德、文学典籍的理解认同,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引用古人的典型案例,从而为学生树立高尚人格的榜样,陶冶思想情操,使其在学习中在主体意识上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其次,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孟母三迁、凿壁偷光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塑造学生人格,使学生领悟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对于课程来说,古诗文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强化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可提高人文情怀,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二、 初中语文教材中富含的传统文化资源
        (一)传统节日,民风民俗
        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串联线索,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过程之一,在教材中常常以诗歌、散文等体裁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展现。如陆游《游山西村》这一首诗,处处流露出诗人对于农村淳朴的乡土风俗的喜爱之情,其中“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村”这两句更是将吹着潇打着鼓的春节的节日氛围描绘的淋漓尽致,使人体味到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再如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中的“击鼓吹箫,却入农家桑”,也描绘出传统节日元宵的风俗场景。
        (二)传统美德,中国精神
        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中的文化资源,从而让学生领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内容和精神。在语文教材中散文、诗歌等古代典籍中不仅包括了大量的语文知识,还蕴含着传统美德文化精神。如孔孟所代表的“仁爱”思想,《论语》中所包含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三)传统文学,文化积淀
        在教材中所选择的古典文学作品都是经典著作,在文学创作上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和艺术水准。

学生独自来进行学习的话,在能力水平上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其进行充分的理解并指导学生掌握其中的奥秘。从而体会到古人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委婉巧妙之处,并学会尝试运用这些艺术手法,从而创作出学生自己更好的作品,这就是学以致用。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理解。教师可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进行渗透,进而凸显我国文化魅力,激发兴趣,促进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我国经典文学书籍或有关传统节日等电视节目,如《传承者》,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如定期让学生推荐一些自己喜欢的古代典籍或是读后分享,从而起到带头阅读的促进作用,进而感染其他同学。也可建立阅读小组,安排小组长定时检查,并举办一些小组评比活动,在竞争中促进学习意识的建立。
        (二)丰富授课内容
        教学不可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尤其是语文课程,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进行补充,优化教学。教学过程中播放一些传统文化讲解的视频,拓展开阔视野,培养其浓厚的爱国之情和文化自信。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采用开放性的问题提问,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在与学生互动,进而活跃氛围,丰富教学。此外,教师也可申请外出学习,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蕴含文化底蕴的古迹,使学生亲身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激发兴趣。如在学习古诗文时,需利用网络学习对作者生平和文章创作背景进行大致了解,以促进其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中心思想的掌握。
        (三)提升教师素养
        陶行知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师德标准,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作为语文教师,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言语行为中散发文化意蕴。教学不仅需要教材内容的传授,还需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从而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除了教师自我素养的提高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进而创造蕴含传统文化气息的优秀课堂。教师之间也需要经常性地进行沟通交流,如开设研讨会、集体备课等集体活动,共同探讨同一个问题,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进步。如此,更有助于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渗透中提高素质修养,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才。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完善自身意识,进而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四、 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的精髓汇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可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但在当下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只能被动地对其中的字词进行机械的记忆。死板、缺乏活力的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更不能体会到语文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广泛阅读古典书籍,让课堂充满文学色彩,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将其与语文相融合,创造更为生动、丰富的文化课堂氛围,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通过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剖析和渗透,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王立华.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J].好家长,2018(12):192.
        [2]?魏巧玲.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6):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