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1.翟学敏 2.王向丽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下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情感内涵,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提升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感悟。

        1.翟学敏  2.王向丽
        平顶山市新城区福佑路小学
        平顶山市湛河区东风路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下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情感内涵,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提升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感悟。文章对情感教育进行分析,应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下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效率
        引言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发现不少学生只是机械式地学习语文教师所讲的语文课程知识,却很少主动去询问语文教师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唯有让学生感知课堂的温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融入语文课堂、学习语文知识,这也是文章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重要目标。文章将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思想。
        1情感教育的概述
        人人都有情感,情感是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或行为所形成的,例如喜、怒、哀、乐。情感也指人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需求,对某一行为或事物形成不同的认知或见解的一类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是非常关键的,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年龄上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基础学习的重要阶段,就好比其中所处的启蒙期,此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最理想的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务必加强情感教育,确保小学生拥有正确、积极的情感反应。掌握语文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其语言应用能力大大提升,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精彩的文章。这里面蕴藏着作者不同的情感与思想,一些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一些是爱国者对国家或民族的爱,一些是对大自然的爱等,也包含着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及理想抱负等。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促使课堂教育与情感教育相融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把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全面融合,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务必把情感教育与整个教学过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文章中蕴藏的情感要素。在此期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感,由此真正融入文章中感受其中的意境与作者的思想。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措施
        2.1创设良好的情感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符合课文情感的情境,将课文中的文字以更生动的形象呈现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感教学情境,需要对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充分挖掘,合理将动态画面、音乐、图片等结合使用,带领学生在字里行间切实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在思想情感上与作者对话,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课文情感带来的冲击。如在开展《燕子专列》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课文的影像视频,将课文表达的皑皑白雪、狂风乱舞、燕子翩翩的画面用信息技术形象地呈现出来。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画面配画外音,并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出来。真实动态的画面与情感丰富的语言的结合,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中,带入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同情怜悯。同时,教师要进行良好的示范,使学生对课文阅读产生期待,更积极地参与课文学习。
        2.2创新模式以理解情感
        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及阅读、写作等,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情感。在此,我们介绍几种创新模式。

首先是深情朗读,朗读是增强学生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传统的朗读只是让小学生可以流畅地将文章读下来,并不注重情感的投入,因此朗读的作用仅仅是帮助学生熟悉文章、提升语感,并不能借助朗读来感知文章情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范读、配音等朗读方法,通过对语调、声音的把握来烘托文章的情感,以达到震撼心灵的效果。以部编版五年级《四季之美》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优秀的音频朗读,让小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音频中清晰的吐字以及对语调抑扬顿挫的合理把握让学生仿佛身处四季的美景中,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模仿音频朗读,通过声音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其次是细品字词,细节之处的情感往往更容易让人感动,更凸显主题思想,但是却不宜被发觉,需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对构成文章的字、词等细节进行研究才能体会。
        2.3采用多种教学,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紧跟老师教育步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语文独特魅力,提升语言学习经验。为此,为保证情感教育能够顺利实行,老师应创新现有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目光。以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为避免灌输式教学方式,我让学生提出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许多的生词,这些生词是怎样读的,同时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原因是什么?”接着我回答问题,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教授学生不会的生词和生字,让学生熟读课文,之后为学生剖析文章内容,讲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又有学生提出:“我们可不可以以此种形式对我们的校园进行描写呢?”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文章结构进行划分,让学生根据划分的结构进行知识填充。之后说:“其实我们也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通过对我们学校的描述,我们感受到了二者之间的不同,而此时也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学校,增加对我们校园美景的认同感。”最后,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根据大青树下的小学内容,我带领学生逛校园,在这样直观的引导中提升学生对校园美景的认知,而后与文章教学内容联系,渗透情感教育,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2.4以合作互动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意识
        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遇到不同问题时,仍然需要从多方面去获取问题的解决路径,才能让学生从中寻找到效率高的课程情境解决方式,进而让学生尽快处理问题、汲取问题解题经验。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情感理解,以尽可能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课文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把握。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搭船的鸟》教学内容为例,这篇课文主要向学生展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但是,如若让小学生直接阅读课文内容,将很难理解课文中渗透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那么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和领悟文章渗透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思想情感。教师根据学情需要,将学生分配成几个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围绕以下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鸟为什么要搭船?会搭船的是什么鸟?在船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各自对人物的看法和意见,在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研究的成果,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笔下人与动物的形象及情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透过相关的课文内容情节,展开互相地讨论,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课文情感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使之不再停留于自身狭小的情感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书本内容进行情感教育渗透,将语文知识跟学生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注重情感渗透教学下小学生在理解能力、个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生对文章核心思想的认识与感悟。
        参考文献
        [1]刘智权.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实践探析[J].名师在线,2020(5):45-46.
        [2]鲁鹏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3):86.
        [3]田礼礼.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作文(教研),2020(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