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琼驰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沙河黄渡小学 湖北孝感 432500
摘要:在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人们大多更倾向于追求西方文化,从而忽视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止步不前。所以有必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对小学生的优秀文化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如何正确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前言: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了民族的文明和风俗等,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引以为傲的宝藏。在近代社会中,中西文化碰撞,在学习好的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反思改正中华文化的错处和不足。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应当加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发展和重视。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必然是有许多复杂丰富的内容,好的坏的混在一起,中华文化也在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努力前进中。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带来的好处
(一)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应仅限于保存和凝固,成为历史,应当让其具有生命力,得到传承。在小学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能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1]。
(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现阶段为了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部门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措施,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在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中,能最大程度的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在小学语文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材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的内容多种多样,教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首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有古诗词、神话和寓言故事等,多数教材的编写中也会融入很多中华传统元素,如皮影戏,水墨画等。其次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讲解,拓展和延伸,比如古人天干地支的计时方式。50多个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由来的典故,每个地方节日的特色。汉字最初的形成。
民间传统工艺,衣冠服饰等等。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促进的作用[2]。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效率。比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组织小学生一起包粽子,折纸龙舟,在吃粽子的时候讲述屈原的故事,并引导小学生积极发表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想。在元宵节组织学生进行猜灯谜的活动,猜对灯谜的小学生将获得有关元宵节的小礼物。或是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诗词课文,播放音乐或影像,让小学生有身历其境之感,教师讲解结束后可让小学生声情并茂朗读,谈谈对文中事物的感想,让此次教学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三)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
学校可定期组织户外活动,比如博物馆参观,名胜景点一日游等,在博物馆中,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文物们的前世今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参观中拍摄,记录文字收集素材,回校后制作成册,分发给学生们,这也将成为小学生深刻的回忆,奠定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也可以拜访民间手艺人,比如陶艺制作人,让学生们学习并自己动手制作陶碗,陶勺,小摆件等工艺品,文物的制作工艺能帮助学生们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名胜景点游览,教师讲述该地点的历史名人,古迹的由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四)增加课外阅读任务
学校课本上的内容,虽然可以帮助小学生接触到一些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但这些知识还是有限的。想要让小学生接触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多元,就不光要局限在学校,离校后的课外时光也要好好把握。学校应当与学生家长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指导小学生家长在家中有效协助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可每周推荐一些高质量书籍,供小学生选择阅读。课外书籍的种类丰富,小学生能学习到的知识也就更多。比如《游子吟》可以教育小学生家人之间互敬互重,和谐友爱。《悯农》可以教育小学生珍惜粮食,勤俭节约。《行路难》教育小学生要勇敢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阻碍。在每学期末的班会上让小学生挑选自己这学期最喜欢的书籍,做汇报交流,上台推荐给其他小学生,并说出喜欢这本书籍的理由,从中学习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结论:总之,将小学语文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自然地将传统文化融合其中,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刻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三观,成为我国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的栋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将中华传统文化带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裴顺格.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9):39-40.
[2]王东明.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1(12):76.
[3]李彤.厚德崇学 思源立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20(Z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