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9期   作者:李敏 郭立虹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化的不断普及
        李敏 郭立虹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实验学校 山东济南  271100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  山东济南  2711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化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且对优化教学模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老师们在进行备课或课堂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信息技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将已有经验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创设出学生喜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兴趣
引言:在21世纪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师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学增光添彩,活跃课堂氛围,优化教学结构,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多方面的展示,通过信息技术,让课本内容以鲜活有趣的形象展示在学生们的眼前,给与他们视觉上的冲击和启发,让知识变得有趣易懂,让课堂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引导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促进教学相长。
一、初中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的现状
1、课前学情分析方式准确性不够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课前学情分析和优化课堂。传统的课前学情分析有所局限,对学生反映能力,课堂学习情况等把握不够准确,也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费时又耗力,所以老师们在进行课前学情分析时,应加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破除以往学情分析方法的弊端,为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准确的课前学情分析,以便于老师们在进行往后的课堂教学时有据可依。
2、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确
在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经历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因此老师们在进行课前学情分析和备课时,应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总结课本知识,将课本内容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信息环境下更好的接受所学知识。而不是满堂灌,让学生听的云里雾里,摸不清学习主线和方向,把握不到课堂重难点,让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晦涩难懂,不愿意学习,打击学生日后的学习自信心。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的策略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准确分析课前学情
单一的教学辅助教具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教育教学课堂,所以老师们在进行班级学情分析和课前备课时,应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多多寻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使自己的教学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让学生主动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促进教师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被动生硬的吸收所学知识,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老师在进行学情分析和课前备课时应考虑到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雪或许是十分稀奇的,应预测一下当学生们谈论起这篇课文时,会有怎样的反映和想法,对于这些都应该做出比较符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分析,利用信息技术记录成册。在进行本课的课堂教学时,可以请学生起来讲述自己对雪的认识或自己在第一次见到雪时的心情,然后再通过多媒体等方面对雪的展示,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之后回到课本里,让学生自行预习课文,看看自己印象中的雪和作者描述中的雪有何差别。老师在课后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映做出真实的记录,积累经验,在日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以达到教学目的。
2、利用信息技术,把握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教学来说有一个重大的作用,那就是节约不必要繁琐的书写,对于课堂重难点知识,老师可以加以总结,将重难点提炼出来以简单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一目了然。而不是长篇大论,满黑板密密麻麻的书写,这样既可以节约部分课堂时间,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时间对重难点知识加以更细致的讲解,学生也多容易理解一些。课后如果学生需要,老师们还可以将所做教学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也能自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书写。
例如在教学《春》时,老师在让学生进行自我预习后,可以向学生展示出本篇课文里的一些重难点句型和词语,加以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和老师的部分讲解,对课本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发现,最后必要时老师们还可以为学生们讲受一下写散文的诀窍和步骤,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写法和实质,以便在以后遇到相似文章时,能举一反三,自己理清阅读散文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进行课前学情分析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不仅可以使老师们的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到内容展示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让老师在优化课堂表现形式的同时,还可以让沉闷的课本内容变得有趣生动,使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来,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英.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1(12):85-86.
[2]杨二林.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5):95-96.

第一作者:李敏,女,1969.2月,汉族,山东济南人  ,本科学历,高级职称,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实验学校
第二作者:郭立虹  男,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