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探寻语文之美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9期   作者:陈晓娜
[导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语文素养是什么呢?
        陈晓娜
        汕头市澄海广益小学 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语文素养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就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感、品德修养、思想情感、思维品质、个性品格、审美情趣、学习方向和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也是全体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
关键词:语文素养 ;兴趣;习惯;能力培养
北大周先慎教授说:“语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我能读会写。”那么,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语文素养,才能担当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1]教师要着力从培养学生的以多读为基础,由读到感,在感悟时多积累,积累时勤动笔,从而养成读写思悟的良好习惯为最基本的办法。那么,基于核心素养下体验式语文教学我主要围绕下面几点进行探究,实现学生从“用心”到“尽心”,最终将个人素养吸收内化为“专心”的过程。
        一、激发兴趣,张扬个性
        (一)以文本为基石,点燃参与热情。
    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个诙谐幽默有趣的故事,课文采用绘本的阅读。我在教学中就采用“先观察图画,再展开想象预测,后进行文本阅读比较”的方法。开始时,我采用了观察“胡萝卜先生长什么样子”为题,课件上出示胡萝卜学生的图片,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后面文章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图画的观察,也发现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好长,然后大家提出它的“胡子”为什么会这么长?长胡子可以干什么?干了好事还是坏事?接着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大胆预测,把预测的内容写在小卡片上面。最后回归文本去阅读,去找答案,直接验证刚才同学预测的内容是否相符。通过图文结合阅读,同学们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漏刮的一根胡子,因吸收了果酱的营养,飞快地长起来。一开始它为长胡子发愁到后来因不断帮助了别人而快乐。同学们在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的同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接着再回顾前面同学们预测的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故事学习知道文章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胡萝卜先生是怎样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甚至还通过“画图画,讲故事”再将故事续编下去,达到训练同学自主和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增强活动性和指导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方法可依,同时也达到了本单元所达到的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测;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的语文要素。学生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悄悄地为本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和习作(续写故事)奠定了基础。三年级学生的写作也这样在每一课的教学中不断添砖加瓦,不断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这样一课一练,这样一课一得,学生的写作也就能够在平时的阅读课中顺藤摸瓜,动起笔来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有趣的课堂学习,既生动又活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也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二)精心投石引路,期望终身受益。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专家叶子老师说过:“培养孩子提前预习,养成习惯,孩子会做事有计划,遇事能独立思考,不但学习习惯好,成绩好,将来步入社会更是终身受益。”叶子老师还说:“孩子上课不能完全听懂,他需要的不是课后补习,而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做好了,上课认真听讲,思维当然不会慢啦!”那么,教会一个孩子学会了预习,通常会发生神奇的事。如果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预习,这个行为的背后是有心理学和行为学作理论支撑的,课堂学习知识的信息输入和思考就成为他们找到的需求。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18课《父爱之舟》时,让学生收集描写父爱的有关名言或抒发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有关佳句;学习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时,让学生收集描爱国的有关诗句;学习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时,让学生收集描写珍惜时间的有关诗句等。因为课前已经让学生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上课时学生就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又带着不同的“资源”走进课堂,通过学生诵读、分组展示、你问我答他补充……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中就形成资源共享、智慧碰擦,在轻松愉快的合作交流中他们也进行学习上的取长补短,学生的文化视野自然而然地拓展了,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也同样得到了提升了。那么,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得到积累的话,人文修养和学识修养怎会不提高呢?
二、立足课堂,以生为本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意义更大体现于语文课堂上。我们遵循新课标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大胆质疑和不断求索的前提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将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果科学高效地创设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做好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在课堂上,我清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我力争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得到很好的锻炼。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时,我就举行“讲故事之星”的比赛。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结合注释取长补短地把课文读通读懂,再要求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讲故事,最后由学生互评出“讲故事之星”。

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当上“星星”,所以在分组讨论就非常用心,也异常热烈,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悄然流露了出来。随着下课的铃声敲响,同学们对关键词汇,文本内容已了然于心了。不难预料,对于下节课深入学习已经有了坚实基础,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到启示感悟的问题不是水到渠成了吗?
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就一定要主动参与到整个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中。激发学生有创造性地主动去参加学习,我认为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是非常重要的。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时,我就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自选角色表演故事剧,通过各组的表演,大家的方式和创意就极大地发挥了出来,文中骄横、自高自大的铁罐和谦虚、宽容的陶罐等人物性格跃然纸上,而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也了然于胸了。这样的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表演方式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给观者呈现一顿精神文化大餐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必须将个人爱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共性,也充分展示出个人教学上与众不同的风格。
三、重视实践,知行合一
语文综合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既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又延伸和补充语文课堂,的确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例如,在教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活动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在搜集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制定保护地球的文明公约、动手合作设计“我是地球的主人”的手抄报、组织参观并展望家乡美好前程,以及自编自演走上街头去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中,充分展示当代少先队员的文明风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并运用语文知识,增强语文素养。
再如,我多年来坚持每学期都会在高年级组织最少两次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解决学生对写作普遍感到困难的问题。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这个版块内容,我就会组织夜逛元宵节、包饺子、观家乡民居等活动。在活动前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好方案,再分配各成员需要负责做好的准备工作,(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如包饺子时需购买的各种物品我都放手由学生分工去准备,),然后在活动过程中由班里的摄影爱好者负责进行拍摄,结束后由我负责剪辑相关片断,配上相关的文字和音乐。在指导学生写作把作品拿到课堂上展示,再次呈现活动的场面,并且适时对学生的写作也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必定拓宽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核心素养——社会实践能力。
四、素养为基,厚积薄发
我一直记得叶圣陶爷爷说过的话:“一辈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离不开作文练习的,它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既是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将厚积的文学知识内涵薄发为优秀的习作呢?[1]
结合学校第二课堂的读书活动的开展,还有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我要求每个学生每两周要读完一本书并且要完成一篇有质感的读书笔记,(学校专门设计的读书笔记卡)经过自己甄选好词佳句,再联系实际谈感受,再自读自改、再生生互改后,最后在班上举行读后交流会。因为我在所带班级推行“漂书”的活动,宣扬它的好处,所以很多同学也就参与进来,既有捐书者,也有借阅者,那么这种“漂书”借阅形式就使一本书同时能够拥有好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就有各不相同的读后感,这样的交流活动就潜移默化地令孩子们在写作的技巧上博取众长了。每一年下来,我所带的班级的孩子们先后共完成了数万字的读书笔记。每次完成习作,部分同学(尽量不重复)的作文我都会进行精批细改,加以润色,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向学校广播站投稿,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如我班的杜怡萱同学参加2020年广东省暑期读书征文中就荣获一等奖,卓震樾同学的征文也发表在广东省“学习强国”平台上……同时我也经常将这些优秀的学生作品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上进行交流展示。孩子们非常重视和珍惜这个展示自己的 “舞台”,这样的机会往往能够提升孩子们荣誉感,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的举措非常受到家长们的支持,因为家长们也参加到孩子们的学习中来,因孩子的荣光而荣光,也在全班同学中起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风象。我相信只要孩子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尝到“甜头”了,就会愿意主动去读更多的作品,动手写出更棒的文章;我相信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有清晰的作文思路,有流畅的文笔,能够旁征博引。
数年来我始终坚持紧紧地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努力探究实效且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孩子们语文能力,让孩子们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
                                                            2021年3月
参考文献:
[1].张淑珍 .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素养.[D].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23) :00024-00024
[2].顾梅生 .探究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D].课外语文:下. 2017 (2) :17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