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9期   作者:张恩琴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恩琴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皋陶小学东校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出现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物所干扰等现象,这些明显都不利于学生听课积极性的发挥,致使学生听课效率低下。再加上很多的教师虽然在形式上遵循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免又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影响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求知欲的激发。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人多年摸索的经验,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为其他科目教学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培养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 课堂氛围
        一、采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语文的教学要注重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际的课外活动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性,加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让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通过亲身经历体会知识的内涵。例如,教师在教授《看菊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公园欣赏菊花,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菊花的颜色、形状、构造等,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再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就能够将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观察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提升学习的成效。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还写了日记,在日记里描述了在公园赏菊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所得和心情,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选择好的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朗读,也会激励其他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渲染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多媒体凭借其动画和音乐的效果渲染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眼球,快速使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教授《草原的早晨》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草原美丽广阔的景色,瞬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惊叹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思维顺着教师的引导发展,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在文章的朗读中,学生结合画面体会语言的魅力,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展示了草原的宁静、广阔等景象,丰富的画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结合教师的讲解完全使学生沉浸在草原的壮美之中。
(三)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增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游戏是学生最爱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中学生通过彼此的合作和竞争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在欢乐中学习语文知识的情感,不仅能引导学生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蘑菇该奖给谁》的游戏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分别扮演小白兔、小黑兔、兔妈妈,每个角色都熟悉自己的表达内容,并注意在表演中语气的变化。同时教师还给学生准备背景音乐作为氛围的渲染,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游戏。当一组进行表演的同时其他的同学则成为评判,给自己认为表演得最好的同学投票,然后由另一组接着表演,如此轮流,最终投票最多将的是优胜者。教师给予学生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四)借助学科的特点,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学科,在学习中不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还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很多的学生在学习语文之后就对认识新鲜的词语和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非常有兴趣,而且在阅读中逐渐有了自己喜欢的阅读对象。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文章《放小鸟》时,教师首先示范怎样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体现出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能飞出去的焦急,文中的小作者看到其他的鸟飞到笼子旁边,观察到了笼子的小鸟渴望回家的心情,他就决定放它回家了。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告诉学生有很多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而不是去伤害它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二、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段特点进行教学
    不同的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也会有很多的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而且没有定力,容易走神,教师就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集中到语文的课堂学习中,教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教师在教授《冰花》这篇文章时,采用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玻璃上的冰花为例展开文章的学习,文章中的小童在清晨看到了玻璃上的冰花,他奇怪地问妈妈冰花的由来,而妈妈并没有严肃地讲述冰花的由来,而是通过幽默的语言告诉他:“是冬爷爷在夜里悄悄送给你的礼物”。学生在这样的语言中顺利地接受课文中的知识,没有产生突兀感,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文章体现出一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层次和水平,教师也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详细地讲述冰花的由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改变学生课堂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堂教学
    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通常选择合作小组学习方式或者课堂讨论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运用组间竞争和组内合作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教授古诗二首《春雨》和《春晓》小学语文教学中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刍议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地熟悉这两首诗,教师组织学生划分小组的方式进行课堂的学习,以四个人为一组,每一组都要求记忆这两首诗,组内彼此互相提问检查,检测彼此还有哪些诗句没有记住。记忆最快且记得最准确的一组教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成为其他学生效仿的典范,激励其他学生努力学习语文知识。
    以上我是从客观上对如何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一个方向指导,在微观上我们还可以向小的具体改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法、生活化教学法、导学互动教学法、思维导图法等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学理念等,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的影响下,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思想,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意愿,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庆.苏教版小学语文培训手册(秋季版)【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3】王应群,方绳东.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实验研究【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