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9期   作者:张炳南
[导读] 在社会的发展中对于教育的标准逐渐提升,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提升了对学生素养的重视。在此环境中结合当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张炳南
         晋江市远华中学, 福建省晋江市, 362200


         关键词:在社会的发展中对于教育的标准逐渐提升,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提升了对学生素养的重视。在此环境中结合当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与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的精神素养。本文专门针对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各界同仁进行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物理是众多科目中实践性较强的理科类科目,研究的方向大部分为科学、宇宙等具有逻辑性的内容。因此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在教育中引用核心素养进行展开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可以快速的发现物理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良好的分析,促进物理问题的解决。所以在物理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精神素养,从而以精神推动物理学科的研究。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研究
         (一)运用实验验证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大部分的物理数据都是通过科学验证得来的。在教育中运用实验,验证数据的正确性是物理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做实验发现问题并验证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带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疑问去实验并验证自身的猜想,令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辩证思维。
例如,在物理课程中讲解气体压强的课程时,教师在课程中对学生讲解气体压强的原理时,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时教师通过实验,在易拉罐中注入水分,并将注入水分的易拉罐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如果罐口处出现白雾,就需要及时更换酒精灯。并在易拉罐的冷却中呈现出被压力所压扁的现象。在此实验中可以将无法理解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轻松的呈现出来,并令学生瞬间理解气体强压的原理,在整个实验中包含了,通过物理现象引发物理思考的重要能力。  
在进行课程学习中,学习只不过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载体。其中的根本含义在于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并面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令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与灵活。在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在物理实践过后,可以领略物理中蕴含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终身受益。
(二)将理论知识与生活有效结合
    在物理课程中包含大量的生活常识,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育中结合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现象,并在教育中讲解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理。例如,教师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引用探究实践,进行设计物理现象,并将实践的结果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对比,以此促进学生对生活及物理现象进行联想。在物理中运用实践引发思考并与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在于以生活常识推动物理实践,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日常中物理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在生活中的解决问题能力都较强。
    例如,在生物课程中讲解《杠杆》这一原理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中的教材开展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一个能将物资从上往下运输的运输工具,随后在课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课程中一起观察运输工具的运输过程,其中的目的在于研究路径及障碍,在研究中引导每组都可以设计并验证其中的原理,通过互相比较与研究采用最佳的运输路径。
(三)运用物理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事物都是有物理依据的。在日常中分析目标并将蕴含的知识与原理融入当中并运用原理操作,就可以有效的验证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生活中学生应学会通过分析并带入原理,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最终形成独立的物理核心素养。
教师在物理课程中进行“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时,教师可以结合情况对实验进行延伸。图1就显示了物理实验中的电路。学生可以通过对原理图的观察,了解其中蕴含物理原理,从而对小灯泡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做出判断,并了解后续所需的配合测量方法。所以教师在教育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转变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滑动变阻器及单刀开关的测量方法是什么?”以此问题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考。
在讲解“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物理课程中,其中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育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讲解,令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方式。
     
图1  实验电路原理图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社会的逐渐发展中,信息化教学手段已逐渐应用于当前的教育中,在物理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将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教师在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教学,可以让物理课程更加直观与真实,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及思考空间。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精神。
    例如在讲解物理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预先讲解“惯性定律”,随后再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关于惯性定律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播放联想到自身日常中的惯性定律事件,从而引发思考并结合事件的发展得出结论,以此深刻的了解惯性定律的意义与原理。
    学生可以结合物理实践中的视频,及自身的经历不断思考,并在课程中与大家讨论,在讨论中得出结论。惯性定律是指物体在产生移动时,会保持其原始的动作形态,此过程被称为惯性定律。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物理实践中的发生过程,真切的感知物理学科的奥妙,令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的欲望,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多媒体本身不能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物理课程中,令抽象化的物理可以直观的展示在课堂中,令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瞬间理解当中的物理现象,提升了学生感官体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要掌握好应用的方式与尺度。如果应用的视频过多会形成视频杂乱无章的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
(五)结合现代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当下的教育中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教育核心进行教育。所以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师应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对学生展开物理教学,引发对社会的思考并关注社会的发展。教师在物理教育中应培养学生观察洞悉事物的能力,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分析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树立独立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讲解“能源和未来发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此主题,观察家庭中哪些能源消耗较大。学生在进行能源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详尽的了解家庭的开销,并根据思考寻找节能方案,并在课堂中讨论,以此形式促进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关注,运用物理知识传递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认同感。
结束语:以上内容是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其中讲解了在课程中运用实验及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将物理实验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在教育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并在课程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15-216.
[2]华景天.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探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87-288.
[3]梁居荣.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自主探究策略[C].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666-667.

张炳南,男,汉族,籍贯:福建德化,生于:1982-04,工作单位:晋江市远华中学,单位省市:福建省晋江市,单位邮编:362200,职称: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学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