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9期   作者:杨杰
[导读]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杨杰
        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4001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数学教学手段,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制订更有针对性、更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现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论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提出当前高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探讨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和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途径
一、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一)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将逻辑内容抽象化、数字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对数学中的空间物体有较好的形象认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理性、更周密,分析问题时更敏捷、更灵活,提升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拥有较高的数学核心素养后,会更容易发现数学学科的内在规律,会更有效地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通过方法的加持去分析同类型的题目,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更科学,处理问题有条理,行为处事更严谨客观。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生在数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一)审题不清晰
有些数学题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题干设计得较长。有一些学生虽然有很好的解题思路,但面对题干较长、文字较多的题目时,会出现心浮气躁、没有耐心读的情况。没有逐字分析题目,只是大概扫一遍就去答题,非常容易因一字之差而错误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有时还会因为马虎大意而忽视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没有用严谨的态度对题目进行分析,导致做题时困惑难解,直到教师提醒才恍然大悟。
(二)分析理解不到位
有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读完题目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干、分析题目。有时甚至分不清题目的数量关系,不能从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运用到题目中,不知道问题是在考查高中数学中的哪一个知识点,完全没有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和培养途径
(一)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只是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充分发挥主导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数学教师要坚决避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枯燥乏味、单调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难如人意,还会打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严重阻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堂提问,多提出一些有价值、高水平、高质量、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的问题,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教授并渗透数学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领悟到数学学科的真正魅力,体会到通过静心思考、不断尝试、反复琢磨之后得到解决方法和正确答案后的快乐。学生掌握了数学学科的做题技巧和答题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挖掘数学学科的一致规律,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会感觉自己打开了数学新世界的大门,掌握了数学学科的门道,发现数学中很多基本题型的解法和做法是一脉相承的。这样,学生面对数学题的第一反应不是逃避,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解决数学题会更加得心应手,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采用“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是一种以提出问题为目的,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上的各种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的层层递进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解题方法的传授,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再复杂的数学题,包含的知识模块也限于某几种。面对题干冗长的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圈画题目中关键词的方法拆分数学题,找到问题的核心。比起数学教师直接的讲授,带领学生解决问题远不如教会学生解题方法行之有效。教师要引领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通过已知条件算出未知条件,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隐藏条件,把抽象的语言转换为具体的数学语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能力、分析能力。学生有了解题思路后,自然能举一反三。
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教授并渗透数学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领悟到数学学科的真正魅力,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做题技巧和答题方法,有利于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挖掘数学学科中的一致规律。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四)教师要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教师在数学题讲解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打破学生生搬硬套数学方法,死记硬背数学公式的思维定式。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数学学科中的内容并不很难,虽然题目千变万化,但核心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做题方法,没有形成解题思路,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潜心钻研的习惯,所以遇到难题就会畏首畏尾,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构成全面、有层次的知识系统,突出模块重难点,帮助学生提升总结归纳能力。让学生对于数学的知识点和各个单元的联系有更清晰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凤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34.
[2]刘慧.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0):75.
[3]谢宏雷.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0):53.
[4]万凌寒.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