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荥
郧西县涧池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湖北十堰 442600
摘要:兴趣是成就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在教学活动中也是同样,想要取得教学工作的成功就要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这就需要老师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其参与其中,从中让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自愿的参与学习、思考活动,并在过程中捕获更多的知识。小学时期是数学征途的起始阶段,想要成功的完成教学活动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脑思考。本篇文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功完成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为主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时期;兴趣;主动参与;数学;成功教学
引言: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兴趣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这对于小学生在数学征途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兴趣的重要性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能让学生自愿的参与课堂活动,提出疑问并尝试解答,深化起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第二:兴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这也证实了在教学的活动中兴趣可以起到护航的作用,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着重挖掘学生的兴趣。
一、借用生活元素,引发学生积极性
数学内容是生活现象的简化展示方式,很多数学知识都在生活中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不单单是这样,数学的学习终极任务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疑问,这就要求老师把生活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借用生活中的事物导入数学内容,让学生发现数学内容的真实感,勾起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探知欲望,让其建立起对数学内容的探索欲望。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小学阶段五年级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形状的物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开展时选用和主题相应的事物进行导入,让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引导学生把数学带入生活中,站在生活的平台中分析问题,加强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向更深层面学习,深化其对数学内容感知程度,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成效,成功的完成教学的工作。
二、设计疑问课堂,诱发学生求知欲
设计疑问课堂就是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主要是通过设计有关的疑问情景,让学生在新事物的诱导下,发觉自己认知的缺陷,提出问题让学生疑问,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的情绪。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人在面对自己认知以外的事物时,兴趣会快速高涨。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疑问型的课堂,引发学生的求知思想,促进成功教学效果的完成。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小学阶段四年级里的《三角形》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在课上教学的时候向学生们提问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情绪,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例如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同学们能不能帮助妈妈把摇摇晃晃的桌子修?②为什么衣架都是做成三角形的样子?虽然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却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情绪,带动学生主动对疑问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走入知识当中,感知三角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有关内容的记忆,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一个活跃的课堂让学生学习。
三、借助多媒体,勾起探索兴致
多媒体的崛起为教育工作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时还明显的勾起了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它的展示方法主要是图像,短片、音频等各种触动感知的方式,让学生从感觉上接触知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困境,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求知情绪。特别是有关图形的数学内容,小学生的立体感本身就比较差,单独通过文字和图形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老师可以用短片方式为学生进行动态的展示,让学生通过眼睛感受到知识的样子。
比如,在教学有关于立体几何的体积有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运用投影设备进行实例展示,辅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比如可以展示这样的实验:准备一个透明的器皿,将装满水的水杯放到器皿里,然后在杯子里放入一个石块,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学生们会看到杯子里的水会溢出,这就验证了石块占有一定的体积。之后老师可以再继续演示:两个同样半杯的水,分别放入不同大小的石块,继续让学生再次观察,这一次学生会看到两个杯子的水都上涨了,但是上涨的高度不同。这就表明了这两个石块占的空间大小不一样,借助两个小实验现象引入体积的概念,使用多媒体技术示范实验,能够让学生透过眼睛看到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入的让学生理解体积这一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热情,进而使数学教学向成功迈进。
四、进行实操教学,引发学习热情
在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中,实践活动是能够实现兴趣开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讲,贪玩好动都是其标志性的特点,也有相关的心理学者提出,人的思维第一步就是从动作展示出来的。实践是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管工作中老师要将其合理的带入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愉快的环境,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的同时成功的完成数学的教学工作。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着手测量参与实验,从而在根本上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中的《圆的面积》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学习本节的内容。首先需要先把班里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通过裁剪—组合—计算的方式获取圆的面积,首先需要学生们将圆剪成多个均等的小份,之后将碎片拼成类似于长方形的图案,以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思路算出圆的面积。在经过本次实验操作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①除了拼成长方形进行计算,你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计算出圆的面积?②这些图形和圆之间有什么关系?③你能猜测一下圆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问题发出之后,学生们会主动的动手操作,尝试将圆拼成其他的图形,并且和同学之间互相探讨得出圆的计算公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获取数学知识,而且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兴趣也会随之产生。
五、组织课外延伸,增强学生学习欲望
成功的数学教学课堂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自愿的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学生在成功的获取数学知识之后,对于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打造活跃的课堂,让学生能够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加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其思想认知较浅,性格也比较活跃。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表演活动,主要类型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游戏等等,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相对于于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其思想认知已经有了基础的结构,老师可以组织知识性较强的数学活动,例如国外数学家故事的引入,有关于数学的科技知识,制作数学主题的宣传板报,在拓展课外活动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制定活动的内容,通过课外活动的参加,可以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让其产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习的兴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客观的剖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运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的探索、学习,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与数学知识,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开发,在数学学习的征途中获取更多的成就,从而成功的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乔艳艳.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8):42.
[2]林永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知识文库,2021(0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