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下)   作者:黎振
[导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内容上学到的涵养,其不仅有语文语言、语感和情感,还包含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黎振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金牙乡嫩村教学点  547600
        摘要: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内容上学到的涵养,其不仅有语文语言、语感和情感,还包含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以多方面和多角度为出发点,对学生展开实效性培养,以此为其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素养;培养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实效性培养。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是语言文化,其既是学生所要重点学习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所要传承和弘扬的中华文化,其对人类的文化进行了承载,促进了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而语文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素养,此素养当中的内涵既深刻又复杂。因此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并在基础知识的良好教授中,通过对其文学功底的培养,对其语文语感进行发展[1]。如此方能在强化学生对语文素养中内涵的理解时,实现其语文素养的有效性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通常都会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的事物也会充满好奇。教师在对课本知识进行传授时,完全可以充分的结合起实际,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提供高的语文教学质量,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内容和情感表达,更是需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力度,以此促进其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摆脱应试教育
        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教学课程内容是为了考试做准备等。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卷面的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明显体现,但是毫无疑问,在学生整体的发展方面,此种教学方式毫无用处。在现代素质教育的提出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结合点,通过对文理知识点的有效整合,在实际生活中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如此就能够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帮助时,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基础知识,培养文学功底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日常授课中,学生一开始的懵懂学习到后面语文素养的培养,都与语文教师的悉心教导脱离不了关系。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就需要以语文的基础知识为着手点,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部分的《口耳目》教学中,对十二个生字进行认识,并加强对语文学习乐趣和汉字魅力的感受就是其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合理教学方式的运用,对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并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教学。

如小猫妈妈教导小猫认字,可是小猫无论如何也无法深刻的记忆生字,那么小朋友们有什么好的记忆生字的方法吗?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口、耳、目的图片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比起图片和其他小朋友的嘴巴、耳朵和眼睛等。这样学生既能够对汉字进行牢固的记忆,又能够对其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进行增强,从而能够在其语文基础知识的良好掌握中,加强对其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增强教学引导,树立正确方向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良好的学习榜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且充满艰辛的过程,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对自身的榜样作用进行发挥,利用自己良好的文化素养,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形成[3]。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自身榜样作用的发挥中,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其阅读起大量的课外文学书籍,使得学生能够在真正进入语文知识世界时,强化其对文学魅力的感受。当然,并不是说利用阅读就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需要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基础,对文学阅读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进行体会,以此在加强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完善时,实现对其相关素养的形成。
        另外,许多文学作品中作者所经历的事,都是丰富和传奇的。有些文人有着一腔的爱国热情;有些诗人壮志难酬;有些伟人有着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对文学作品中作者传奇人生经历的讲解,让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深意和情感进行良好体会,并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为结合点,对其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进行学习。学生在阅读了这些文学作品、了解了这些诗人作者后,就会深刻地理解出该篇文章,进而也就能够深化自身语文素养的形成。
(三)以古诗词为角度,多方面灵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学水平,这些文学也都具备极强的研究价值。作为年纪还小的小学生,面对这些有着高深内涵的文学佳作,通常都无法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对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古诗词为依据,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就可以对学生讲解出中国文字表达情感的精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体现了诗人王维独自飘零之苦,思念家乡家人之情[4]。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诗为基础,利用自身的联想能力,对诗句中描绘的场景进行想象。如此就能够在强化学生对诗词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深刻领会时,加强对学生珍惜家人思想意识的陶冶。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尝试着替换诗中的几个字,如将异乡换成他乡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替换当中,通过对比思考的方式,对每个字当中的含义和魅力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深化学生对汉字魅力的体会下,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增强。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日常授课中,能够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培养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在低年级教学中,通过对这些方式方法的良好应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得能够在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时,促进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达到对其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晴.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路径[J].教师,2020,(12):40-41.
[2]窦祥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3):258.
[3]韩凤清.浅析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路径[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56.
[4]孙丹丹.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