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赛英
浙江绍兴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幼儿园312455
摘要:食育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园所教学管理和组织经验出发,我们对幼儿食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对于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是身体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了幼儿身体机能正常发育的根本要素。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对食物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不仅要吃好,而且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吃精。另外,当今社会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很普遍,奶奶追着喂,爷爷哄着玩,妈妈急得无可奈何,宝宝却玩得不亦乐乎。因为孩子的任性造成家长对于他们的饮食习惯培养的一再妥协,挑食偏食、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却在慢慢腐蚀孩子的身心,久而久之慢慢地积累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家校合作;幼儿;饮食习惯
一、幼儿园培养幼儿优质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在教育新时期,保证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活动引导的基本方向。幼儿园应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优质饮食习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体魄。优质饮食习惯的培养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社会中家长对幼儿的溺爱问题,解决幼儿在饮食过程中的挑食、偏食等问题,解决幼儿在进餐时看电视、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减少幼儿由于肥胖引发的疾病,在饮食习惯的教育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优秀的成长空间,促进幼儿的综合进步和发展。
二、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表现
1.偏食和挑食。
偏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对幼儿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经过调查分析,幼儿在家庭中的偏食现象要多于在幼儿园中的偏食现象。
2.注意力不集中。
在家庭以及幼儿园的饮食过程中,幼儿均会出现玩耍、发呆等问题。部分幼儿会将饭菜含在口中,没有吞咽,此时若受到邀请,孩子就会马上去与其他幼儿进行游戏。甚至部分幼儿会要求大人喂饭,在家长喂饭的过程中,幼儿也会随手抓周围的玩具进行玩耍,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幼儿在饮食过程中的较大问题。
三、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成因
1.家庭因素。
由于父母的溺爱和教育方式不同,幼儿在饮食过程中对他人的依赖感较强,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也影响了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在饮食过程中的思考。幼儿仅凭个人爱好完成食物选择,不规律饮食或暴饮暴食,家长不注意饮食卫生,对食品进行乱放,都对幼儿的饮食习惯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外部因素。
幼儿园由于饮食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差,致使幼儿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不良饮食习惯阻碍了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不利于幼儿健康体魄的形成,限制了幼儿的身高,更不利于幼儿的综合全面发展。
四、幼儿优质饮食习惯的培养策略
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习惯,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必须做到家园同步教育、共同培育和引导。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指南》中都将家庭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父母先了解幼儿园教育中的食育课程,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做到与幼儿园及教师通力合作,携手开展幼儿教育。由此,我园建立了幼儿家委会、幼儿伙委会和食育父母社团,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食育课程,引领家长走上“认识儿童”的探索之路。父母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指导。父母社团为幼儿的行为训练营造了全方位的教育环境,自然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为了培养幼儿的优质饮食习惯,可以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入手,营造不同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优秀的学习平台,促进幼儿饮食习惯的形成。
1.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在培养幼儿优质饮食习惯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示范方法,依据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开展示范式的引导和教学,增强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幼儿园教师要依据幼儿喜欢被表扬的特点,对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等表现进行及时鼓励,促使幼儿主动养成优质饮食习惯。
2.家庭方面。
家庭可以针对幼儿在日常吃饭过程中的偏食、挑食、剩饭现象,向幼儿普及农民伯伯在耕种时的艰辛。可以为幼儿播放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视频资料,最好以动画片的形式呈现,让幼儿了解粮食种植的艰苦,以此杜绝幼儿在日常饮食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让幼儿学会珍惜粮食。例如:孩子们由家长带领学习买菜。面对品种多样的蔬菜,孩子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比一比,选择出最好的食材再购买。回到家后,先是择菜,再是清洗,对待每一个环节都特别用心,完全就是小厨师的模样。到了烹饪环节,在家长的耐心指导下,或者蒸、煮,或者炒,又或者煨……孩子们烧制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五彩里脊丝、鲤鱼炖豆腐、魔芋炒虾仁、香干芹菜……孩子们动手操作着、积极思考着、快乐满足着。该活动结合了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教育;结合了模拟操作和同行评估,全面提高了幼儿的素质。在这种教育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膳食习惯和食品安全系列常识,提高饮食文化水平,激发对食物的感恩之心和继承传统饮食文化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舌尖上的教育”“餐桌上的礼仪”“美食品鉴会”“美食节”“光盘行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师幼互动与家园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阐述了食育与餐桌礼仪、食育与美食文化、食育与健康文明、食育与环境保护等内涵,让食育不仅成为一种健康饮食文化教育,而且成为提升幼儿未来生活品质的内在修养教育。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帮助生命发展,生命发展最适宜的土壤是文化。文化是教育的基本核心,也是幼儿园工作的轴心,更是育人成才的根基。一个园所的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园所文化,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园所的文化积淀。我坚信:食育这棵植根于文化土壤的生命之树,将来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张志娟,陈传芝.小班幼儿不良饮食行为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改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2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