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下)   作者:苏晓燕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学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苏晓燕
        雷州市第五中学  524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学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素质教育始终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是针对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数学学困生,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
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在初中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知识比较简单,即便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也很容易能够取得高分,这就会让学生造成自己学习方法得当的误解,但是事实上其数学基础并不扎实,随着数学学科深度和广度的拓宽,学生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并且由于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导致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不能顺利的完成学习的任务,最终成为学困生。造成学困生的另一点原因在于,有一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要求不高,经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中,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上课时听课的态度也不够端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深入的去探究解题的思路,而是生搬硬套的套用公式或者是概念,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题目,经常懒于去尝试。而另外一些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是仍然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因为其学习方法不正确,没有在初中阶段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在学习上出现困难时,也不懂得寻求他人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最终影响到其数学成绩。
2转化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2.1用爱唤醒,用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作为教师应多关注这些孩子,加倍的给予这些孩子以温暖,让他们阳光、自信、有尊严的成长。现在有些教师还有家长,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并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其实有些孩子除了分数,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这些孩子也许是努力了,但是由于基础差,家庭环境(父母离异、外出打工、贫困等),智力遗传等原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很可能处在班级末梢,这些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对这些孩子教师要付出的比一般孩子多,给予这些孩子以更多的爱心,更多的耐心。时刻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我们教师应遵循差异性原则,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去唤醒他们的求知欲,用爱去开发他们的智力。保护学困生,多辅导,多鼓励,让他们内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不要掉队。同时,帮助学困生撕掉“数学差”的标签,把孩子往积极乐观的方面引导,赋予他们自信,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勇敢的做自己。
2.2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学的精神美、数学的思想美、数学的方法美、数学的文化美。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先锋号角,只有让学困生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之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不会认为数学是过于抽象脱离实际的,才不会觉得数学是枯燥难懂的,才会产生对数学奥义的探索欲望,才会主动、积极地置身于广泛辽阔的数学知识海洋中。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是让学困生重新感知到数学的美和魅力。比如,在讲到勾股定理时,可以让学生猜测勾股定理最早出现的年代和国家,让学生不由得出现探索的想法和好奇心。

以上种种,都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数学知识以外,也要掌握有趣的数学故事、辅助资料,把它们有机的带入课堂,让学困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和动机,也为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教育顺利转化铺垫好坚实有力的基础。
2.3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
建立学生互助学习的模式,是促进学困生逐渐进步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一定要在班内积极倡导学生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鼓励学困生大胆向成绩良好的同学寻求帮助,同时也不断鞭策其他同学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帮助学困生,使得学困生能够打破自己学习的壁垒,不断地向其他同学寻求学习经验,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由于学困生的成绩较差,因而他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信心不足、不敢发问、难以保持坚强的意志力等等的问题。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敢去询问教师和同学。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座位的编排上做出一些调整,把学困生同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多多帮助学困生,从而打消学困生在学习上的顾虑,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纯粹的学习当中。倡导学生互助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更能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的积极程度,使得他们能够在互助学习的模式下发现更多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会主动探索知识,学习知识。
2.4重点培养学困生克服障碍的能力
人只有在相信自己的潜能后才能够肯定自己的力量,并实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想要使学困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真正实现产生自我学习的动力,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日常测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考题难易程度地缩减,这样才能够帮助学困生更好地解答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因为,一旦学困生发现自我学习成绩提高后,学困生会有意识地再次通过努力获取更好的成绩,从而实现满足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譬如,在日常考试时,教师可以安排阶段性的测验内容,再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来注重考题的趣味性,并配备一些中低档的考题,同时对学困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在其取得好成绩时,放大其自身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够使其在后续学习时,能够努力克服障碍,并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2.5解题教学,提升学生的探究思辨
在几何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变式训练例题的设计。例题的证明中,教师可以将转化的思想、数形思想作为解题的思路,让知识概念融入问题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辨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解题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运算实践能力。在解题例题的设置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进行变式组合的例题运算练习、公式概念判断练习。
结语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永远是教学之路上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爱去感化。我们的一个善举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在这条路上,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是探索者,也是执行者,面对学困生,让我们放慢脚步,多点爱心和耐心,走进孩子的内心,因材施教。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困生一定会越来越少,真正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全面发展,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张才宝.找准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一节初中数学展示课的分析与反思[J].江苏教育,2019(19).
[2]梁应龙.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255-256.
[3]辛健鹏.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才智,2020(13):19.
[4]司校.教师该如何做好学学困生的转化[J].教育研究,2019(21).
[5]何元贤.促进学困生有效参与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