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婷
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 36201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思维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思维培养。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则是发散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曾明确地指出,“在小学数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能够通过初步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理解问题,同时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其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够引导学生在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本质,探寻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培养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教学中融合实践,促进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一道数学计算题的答案是固定的,但是解决数学计算题的方法却是丰富多样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但是却忽视了调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小学学习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弱,但形象思维较强,因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计算过程,探究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比如,在教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10以内加减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手指计算、数铅笔计算或者数橡皮计算的方式,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途径,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同时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也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避免在解决数学计算问题时带来的抽象化弊端,也帮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不应仅仅只限于针对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而是需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将学生的各个感官引入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够潜移默化的促使学生的思维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掌握共同的本质特征。
二、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更要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地位,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主动探究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同时勇于创新,在掌握不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内容时,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特征、圆的周长以及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基础性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答这些问题。比如针对圆的面积计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的通过动手操作,比如裁剪纸张,将一个圆分为多个近似的小三角形,然后拼接成近似的梯形或三角形,在这个基础之上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对圆的了解和认知,如:“在生活当中,我们所熟知的车轮等物体为什么要制作成圆形呢?如果将车轮制作成正方形或者是三角形,又会如何呢?” 通过问题的引导,能够快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同时带领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通过引导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对数学问题探究多种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是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关键,问题自身体现的多种解题思路以及问题设计的深度和难度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多样性的发展,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时,强化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教师设计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问题;“张师傅在原计划16天内要生产1200个零部件,实际上6天就完成了全部的工作,那按照这样计算,张师傅可以将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呢?” 这道数学问题的设置就可以导出多种解题方法,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的联想和想象,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独立的探究解决这道题的方法,有的学生说道:“可以先求出张师傅每天实际生产的零部件个数,然后再求出实际完成的天数,这样就可以求解出提前的天数。”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实现问题的一题多解,这样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实现预设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然后带领学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促使其自主探索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入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物体的具体方位,比如学校建筑物等,然后鼓励学生自行寻找参照物,让学生能够对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比如,有的小学生就以操场上的升旗台作为了参照物,然后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指出了教学楼的具体方位;还有的学生以学校的食堂作为参照物,指出了体育馆的具体方位。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充分的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能够更好的理解方向和位置的概念,从而发展自身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也学会了在不同角度去解答数学问题,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注重转化课堂教学情景,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善于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经验,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和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在培养思维上的研究[J].教学篇·教学创新,2017,(12):34-35.
[2] 冯宝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7,(03):54-55.
[3] 刘建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时代课程分析,2016,(06):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