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雷
和田地区实验中学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中,组织自主管理活动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是进入大学、社会的重要预备期,但就目前来看,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自主管理活动开展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班级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模式中的一种主导方式,其目的是通过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治能力与合作能力,进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但是,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索中,以学生为主导的班干部选拔与注重层级构筑的机械科层化班级管理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的机会十分有限,参与度不高,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发展水平较低。
一、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营造浓厚的班级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班级的小主人,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班级的氛围建设不仅体现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更要通过辅助的方式,将班级的管理形式和班级的环境营造好,给予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班级管理氛围,让学生能通过共同参与,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共同打造好。例如,可以让学生定期进行自主环境氛围的设计和创造,将班级装点一下,这个装点可以分小组进行比拼的模式进行,分板块进行,同时也可以全班学生一起参与,集思广益,将班级打造成一个温馨、温暖的班级,让学生生活的环境不是我们看到的严肃、警醒的环境,而更应该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当然,和谐融洽的班级管理氛围需要健全的制度支撑,因此,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必要的评价与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发挥民主精神
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习压力比较大,部分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会比较差,班主任如若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使得学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十分薄弱,不能合理地进行自我有效管理,一些班主任只会盲目地追求学生成绩,忽视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不能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在管理班级时期,班主任需要推行放权管理模式,让学生自行去编制班级的管理方案,班干部要发挥出自身的主持效应,学生选择更适合其班级的管理方案,班主任要扮演好参与者的决策角色,不可过多地参与到方案的策划当中,需要对其工作的开展进行总结,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将班级管理的民主精神更好地发挥出来。
三、开展多样有趣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班级管理兴趣
班主任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趣味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班级管理兴趣。
例如,班主任组织学生班会活动,引导学生选定班会主题、安排班会内容、总结班会意义,就可以让学生在班会中发挥个人自主管理能力;例如,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如班级歌手大赛活动、联欢会活动、合唱比赛活动、摄影节活动、服装秀活动、书法比赛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具体活动中完成管理任务;例如,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敬老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社会实践任务,并在彼此合作中得到共同进步。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术。为了落实好这一工作,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对教师来说,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偏高,在维护学生自觉性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班级管理策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时会犯错,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教师需要避免一味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而需要了解学生出错的真实原因,适当给予学生解释以及改正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主动调整个人的言行举止。另外,高中生正处于个人成长的敏感时期,心理和生理发展速度非常快,外加较大的升学压力,许多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对此,教师需要关注对这一特殊群体,及时解决这类特殊问题,避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负面影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合理需求,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轨迹,主动调整管理思路及方略,确保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彰显以人为本理念对改革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及优势。
五、选拔优秀班干部,学生参与管理
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从多方面合理地了解学生,整合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特征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其责任感。在了解学生时,班主任可基于班级选举来选拔班干部,并结合各位班干部的能力特点进行相关工作分配,从而协助班主任开展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此外,班主任需引导学生和班干部间展开良好的沟通交流,进而强化班干部所具备的协调作用,根据班干部对班内每位同学的了解,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与每个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根据这一想法,将其适当地应用于高中班级教学管理系统中。在此过程中,班干部能帮助班主任减轻管理负担,并促进班干部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进行班干部培养与选拔时,需适当融入竞争机制,使学生产生成为班级委员的职责感,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自我管理的价值观,助力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更高效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不足、自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在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中普遍存在,高中班主任通过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改革班级自主管理制度、提升个人管理水平等策略,可以让此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保证高中生自主管理班级构建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登龙.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177-178.
[2]苑勇.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73-174.
[3]旦普.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4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