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盛元小学 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小学学生的思想、心理、认识普遍比较稚嫩,其更喜欢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积极参与、深度探究、高效学习。而快乐体育则是建立在更为愉悦、有趣、丰富的认知体验基础上的全新教学理念,其旨在通过一些与学生认知特性比较贴近的体育活动、游戏、项目、素材等为引领,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在感知体育之魅力、领悟体育之内涵、发现体育之快乐中参与体育活动,以找到源自体育之中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来获得体育技能的提升、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认知的提升、心理状态的调适。同时,快乐体育教学彻底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导向、理念的束缚,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与体育技能培养提供了铺垫,也更加符合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势必会诱发新时代的小学体育教学措施、手段、途径变革与创新。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指导时,应加强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理念的贯通与渗透,使诸多蕴含“快乐”元素的教学项目、资源、素材等深度融入学生视域,让学生在多元、丰富、鲜活、有趣的体育认知生态内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更好提升发展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旨在切实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热情,以借助诸多“快乐”元素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身心各方面潜能获得充分开掘的基础上深度感知源自体育的快乐与愉悦,真正找到体育课堂中的存在感、满足感、幸福感,获得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发展。而且,快乐体育教学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始终是重点与关键,更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塑造的最终归宿。这使得教师在践行快乐体育理念时,必须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特性与认知差异,又有意强化对各类教育素材、资源、项目的利用,使其充分投射至学生认知领域。对学生的各方面潜能给予刺激与驱使,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本身有着更为比较显著的智育、情育、德育、美育特质,其可以让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的洗礼下获得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发展。这也充分说明了快乐体育渗透至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因此,为了切实凸显快乐体育功能,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饱满热情、迫切夙愿投身体育锻炼,获得体育技能的提升、体育兴趣的培育。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应切实关注不同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身心现状,并以此为参考,有效设定诸多蕴含快乐元素的体育教学项目、活动、游戏,为小学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与无限生机。以借助快乐体育作用的发挥,来落实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全面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体育技能训练,思想认识洗礼、道德情操塑造。将小学体育教学推向全新高度与纵深领域。
一、借助快乐情境创设,让学生感知体育教学之快乐
由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项目、动作等相对简单,且如果长时间重复训练,让学生在单一、枯燥、乏味的认知领域内进行学习,势必会引发学生的反感与抵触,体育兴趣、技能的培养势必难以保证。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其注意力也难以在长时间内集中起来,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也无法保证。因此,教师可以以教学情境创设为引领,将一些比较直观、具体、形象的场景、实物、素材等引入课堂,通过情境创设,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冲击,让学生在被感染、被陶冶、被洗礼中引发共鸣,充分理解具体教学内容至内涵,并按照教师具体指导、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获得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感知与深入理解,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兔子头饰,让学生来扮演小兔子模仿其跳跃,在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内反复练习。
受到情境的感染,学生的兴趣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很多孩子都会争先恐后参与其中,于无限之中也慢慢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技能,更多的是切实感受到了源自体育的快乐,快乐体育的目标也被逐步达成。
二、通过竞赛活动渗透,让学生领悟体育教学之幸福
体育本身就是一项竞技性活动,其可以让孩子们在比赛、竞争、拼搏中获得意志的锤炼、潜能的开掘。而必要的体育竞赛,也是对快乐体育内涵的践行。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各类竞赛活动的设置,在一些教学项目中融入竞赛元素,让学生在竞赛中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学会团结、提升技能,发现不足。并根据自己在竞赛中所获得的体验与收获,来获得拼搏精神、进取意识的发展,以充分领悟蕴含体育之中的快乐与幸福。例如,在进行“快速启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身心特性,将其划分至不同小组,按照教师统一口令,在直线距离内一对一互相抓捕,通过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多次练习后,组织学生集中进行经验交流,随后再次开展竞赛,并不断调控组合。让学生在多元化竞赛体验中获得快速启动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且逐步提升学生的协作、互助、团结、进取意识,真正达到快乐体育,快乐教育的目的。
三、利用赏识鼓励引领,让学生获得体育认知之满足
小学学生的身心普遍不够成熟,且意志力脆弱,抵抗挫折、面对失败的能力显著不足。一旦遇到一些挑战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往往会因为自信不足、能力匮乏而难以应对,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夙愿也难以获得激发。而赏识鼓励教育的实施,则更利于学生体育认知之满足。因此,教师在开展快乐体育时,应多关注不同学生在体育参与中的表现与反映,并结合需要,对学生给予适当鼓励、必要肯定、合理引导,让孩子们在被呵护、受关爱中获得认知能力之提升。而且,受到赏识鼓励教育的引领,学生的身心发展、潜能激活、素养塑造也会获得充分发展,其应对挫折、化解困难的素养也会逐步得到提升,更利于对学生健全人格、完善认识的培育。例如,在开展“练习爬杆”教学时,很多学生由于对此接触较少,以致其在刚开始时不愿尝试,甚至不敢参与,有些学生在爬到一半时便原地返回,停滞不前,教学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则难以开展下去。此时,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其逐个进行鼓励、赞赏、肯定,为他们加油鼓劲。让学生认识到,这个项目其实很简单,只要稍微努力就能成功。而在孩子们大胆完成“爬杆”后,则倡导全体学生对其鼓掌鼓励,让孩子们感受到努力之后成功的喜悦与快乐,以帮助其克服内心恐慌,建立自信,获得源自体育教学的快乐与满足。
四、结论
总之,快乐体育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承担着培育学生体育兴趣、良好道德、高尚情操、审美情绪、体育技能、核心素养的重要责任。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则是快乐体育的基本教育目标,也是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切实落实的育人使命。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领悟、深度把握快乐体育的内涵与本质,并将其灵活渗透至小学体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使诸多快乐元素有效融合至小学体育教学领域,从不同视域落实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技能的强化、道德情操的洗礼,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项目中感知源自心灵深处的快乐,获得源自体育教学之中的快乐感、满足感,并积极投身至不同体育项目领域,结合教师指导,通过自身自觉能动性发挥,获得认知发展。以达到实现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身心状态调适,体育潜能开掘的目的,来提升小学体育效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完备意识、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志娟.浅淡小学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模式[J].试题与研究,2019(26):160.
[2]吴玉峰.体验课堂快乐 感悟体育魅力——小学体育课堂高效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上),2019(08):193.
[3]杨慧琴.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1):200-202.
[4]周东林.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快乐体育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9(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