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下)   作者:刘宪法
[导读] 生物科学就是探究生命奥秘的科学,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既是生物的魅力所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
        刘宪法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一中 442500
        
        摘要:生物科学就是探究生命奥秘的科学,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既是生物的魅力所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中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效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意与现实生活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等,十堰市中考也对生物实验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把实验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就成为我校生物教师必须正视,必须认真对待的迫切现实问题。
        二、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通过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改变生物课教学方式,提高生物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三、具体研究过程及实验教学的改进
        我校从2019年下学期开学,就进一步宣传生物实验中考要求的变化,我组老师也认识到我校生物实验教学确实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在生物组教学研讨会上,我组就确定把提高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我们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组内教师要做的具体事情:                
        第一,研究相关文献,了解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确定子课题研究方向,明确子课题研究内容。
        针对四册生物书中每个教学板块,整理出实验教学的资料。
        在校优质课大赛中,我们要求统一都讲实验课,把相关资源和经验运用到实验课教学中,相互比较,相互学习。
        定期开展实验课评课,相互评价,一起研讨,及时发现对方问题,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定期开展课题研讨,矫正研究行为,提升实验课质量,形成阶段总结。
        实验课的实效性分析,学生兴趣的变化,课堂学习效益的变化,学习成绩的变化,实验技能的变化,预期的效果是否达到。
        在组内学习研讨,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中我组实验课教学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1.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实验前分组我们就根据摸底测试成绩和班主任商量注意学生优中差搭配平均,保证每组都有智力不错的学生能带头,并确定组长,能协助老师指导好本组其他学生,实验前必须先预习,熟悉实验报告册上该实验基本流程,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力求人人动手,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允许临近小组可以相互比较,甚至相互串着观察,在分析现象或处理数据时能抓住现象的本质认真分析,尽可能变老师讲解为学生尝试,让学生分组操作,互帮互学,教师尽可能少讲点,多点启发点拨,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时宽容失败,一旦实验结果不理想,一定想办法找出原因,实验后若有学生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讨论和答辩,教师最后再评析小结,实验课并不单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探究,提高思维能力,教师主要起组织者,启发者和顾问的作用。
        2.克服困难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实验。
        亲自动手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实验中观察、体验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认知,能做的学生实验想方设法让学生做,尽管准备工作费时间、困难多。我们很重视实验课的每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接触显微镜,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的规范化,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
        3.提高演示实验的成功率和可见度。


        由于现在学生近视率比较高,演示实验坐着前面的学生效果较好,坐着靠后的学生即使站起来伸长脖子也看不清,我们就采用实物投影、动画视频或PPT展示等多种多媒体形式来增大可见度,增加生动形象性,使学生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4.尽可能多增加一些课堂生物小实验。
        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的补充一些课堂生物小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进一步搞明白问题的欲望。
        5.对实验课及时检测评价。
        尤其学生实验课评价我们不仅评价学生通过实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评价学生的操作规范情况,技术水平,探究精神,参与程度,小组合作状况等。学生订有生物实验报告册,给学生生物实验提供了大致的框架,但教师不能直接套用,实验课前教师先对实验报告册备课,实际实验与报告册有哪些不一样要心中有数,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有些检测题与练习册重复或相似,及时删去,实验课中巡回指导和及时评价相结合,确保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动脑观察中有思有悟有提高。
        6.布置课外生物小实验,尝试学以致用。
        很多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很紧密,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锻炼很大。
        四、研究成果及经验总结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对实验教学的组织,实验教学的评价,对实验教学媒体的使用,对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都会对实验教学的实效性造成影响,教师的终身学习绝不是一句空话。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我组教师不但及时参加学校的业务培训,也积极学习实验教学理论,因我组没有一个第一学历是生物的专职教师,我们就把学习生物教材、教参、考纲、实验教学新理念作为第一学习任务,时刻保持学习新理念的紧迫感。
        2.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让学生实验不流于形式。
        我校原来每周每班两节生物课,而生物教学大纲要求七年级每周三节课,八年级每周两节课,乡镇学校有晚自习,每周3节生物课有保障,而我校没时间保障,七年级教学内容处理都非常紧张,更何况做实验要耽误一定的时间,该怎么办?我们与学校领导班子充分交流后,现在七年级改为每周三节生物课,从而让做实验时间紧的局面有了一定的缓解,使生物实验也起码有时间做了,从实际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明显提高了不少。
        3.注重实验课准备工作,注重生物实验分析。
        从均衡组建实验小组开始,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准备仪器,布置预习,开放实验室,组织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巡回指导,及时评价。引导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始终把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的扎实,学的深刻,在实验中产生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思考,更深刻的认知。
        4.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实实验教学内容。
        有些实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做不成,或即使做了效果并不明显,该怎么办?例如观察草履虫的实验,现在水质污染很难采到草履虫;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教学时已经是冬天,光合作用的效果差;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要用到保温锅而学校没有;探究种子萌发要好几天时间观察等,我们就收集各种生物学教学软件,各种生物科学教育资源,尤其网络实验成功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做法及实验现象,学习实验方法,总结生物规律,实际教学的效果也很不错。观看成功的学生实验视频虽然学生少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思维的形成影响并不差,我们在校内提出了“多创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不能做的也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无论何种方式组织实验教学,必须把确保实验效果落到实处。
        5.尽量精准把握实验课的“度”。
        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生物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渗透在整个生物教学当中,因此每一节实验课的目标越具体越细致点越好,例如每节实验课设置的实验任务的难易程度,探究问题的深度广度,对学生引导启发的程度角度,小组需要分工合作的配合程度,实验成功的预期度,实验时间的把控程度,在一个个度中做好准备,做好文章,循序渐进,提高实验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侯献峰.基于生物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04)
        [2]林丹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